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的概念只局限于你自己,但是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后,你的成功就取决于如何帮助他人成功,领导者的成功指的不是你在做什么,而是你领导的团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杰克·韦尔奇
成为一名班组长,可能是很多客户中心人员职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梯。
根据权威调查,高达60%的人,当他们从单打独斗到带领团队,在一年后的绩效评估中,会得到绩效不佳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多数班组长得到晋升,是因为他们作为员工时表现出的高绩效,而并非他们已经具备成为班组长的能力。这导致很多人成为班组长时,对于这个岗位的认知来源于之前对他的班组长工作的观察或者书本。
在成为班组长之前,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他的表现以及他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就足以决定事业的成败。他只要举手发言,站起来给出正确的答案就行了。但是当他成为一名班组长之后,决定是否成功的因素就变了,变成他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促动和帮助其他人来完成任务。做一个优秀的员工只需要考虑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别人带领别人把事情做好。
从精兵到强将,工作内容从做业务到做管理,工作方式从个性化到组织化,工作目标从个人目标到团队目标,毫无疑问这是非常艰难的一次角色转变。由被别人领导变成领导别人,需要彻底地转变思想。
“我是谁?”班组长需要问问自己,很多班组长在角色定位上也会掉进不同的坑:
“传声筒”:当决策下达时,标准越来越低,甚至走样;遇到员工反馈问题,会把问题变成牢骚和对公司的抱怨。作为班组长,如果仅仅起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那么对于工作来说,无异于一个职场看客。
“救火员”:在指导下属时习惯于亲自上阵,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告诉员工答案,当员工再次出现问题时,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又跑来求助,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班组长成了救火队员
“民意代表”:是员工的代表,为员工负责,与上级领导抗争,觉得应该多听团队成员的意见与心声,只要是大家觉得不满意的,我们都应该想办法改善,认为做管理就是要为大家争取。
管理学家马斯洛说:“要让一个管理者成功的履行管理职责,其前提条件是他必须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他的职责。”
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被成功的扮演。班组长从专才走向组织所需要的通才、从依靠个人努力走向依靠团队实现组织目标。就要避免入坑,走出错误的角色误区、转变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及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身为班组长,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练:除了要传播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负有挖掘员工内在潜能,关心员工成长,进步的责任,要把员工当作主角,多倾听,多提问,多辅导,多激励。
政委:要聚集班组力量,统一班组员工的价值观,宣传班组文化,告诉员工在班组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
制度规范者:让班组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制度来约束、考核、激励员工,规范班组管理,让班组管理更民主、更有效。
非亲家长:对待自己的团队和员工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私奉献,全心付出。
团队领袖:不是依靠上级授予的职位和权力来命令和指挥员工,而是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影响员工。
教练中有一个帮助自我认知的工具叫“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是指通过对话,找到自己清晰的定位,明确我是谁、我怎样、我如何做到。
首先我们需要问自己“什么叫角色”?
百度百科上对角色的定义是“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举个例子,我们在工作中的角色是班组长,在家里的角色是可能是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不同角色,他们的责任和身份认知是不一样的,甚至基于同样的角色,每个人也会对其有着不一样的认知,并赋于不一样的责任,由此产生不一样的行为,结果也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角色定位六步法主要做法是:
第一步,对于这个角色,请描述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步,对于这个角色来说,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第三步,你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胜任这个角色呢?
第四步,你会采取哪些行动从而获得这些能力?
第五步,你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具体做什么?
第六步,总结你的收获和发现。
当我们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后,就知道什么对我们更重要。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这方面去学习、去实践、去成长。找到我是谁,清楚知道如何去做,会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事半功倍。我们的班组长从能干的员工(精兵)走向管理岗位(强将),从我自己能干到我们一起干,也会更加有力量。
没有好的运动员,就不会有好的球队,班组管理也是这样。管理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班组长通过清晰自我的角色定位 ,激发出员工的潜能,带领员工创造业绩,愿班组长们从用已之力角色中快速的转变出来,学会用人之力,学习用人之智和用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