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记者曾小清何娇娇摄影刘筱庆)软件整体水平名列中西部榜首的成都,早已吸引了如微软、IBM、摩托罗拉、SUN以及华为、中兴通讯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入驻并分争市场,但其间却难觅日本企业的身影。昨(20)日,前来参加第五届软洽会的日本神钢信息系统株式会社董事长酒井哲夫也遗憾地说:“和欧美相比,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太晚了!”
成都优势:成本最少低四成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是投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去年,酒井哲夫到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市考察发现,虽然那里有大批大规模的外包企业,在外包领域发展势头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日本,但其成本比中国沿海地区还要高10%—20%。而成都的成本只相当于沿海的60%-70%,也就是说,在成本方面,成都的成本至少比班加罗尔低四成。
目前,日本的软件企业大多把软件外包项目拿到中国、印度和越南来做,但是他们更愿意和中国企业合作。“毕竟,两国之间文化同源,业务开展更方便。”而软件产业规模和企业质量位居全国第六的成都,对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日本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去年,日本易成株式会社就开始以成都作为试点,开展自身全球软件外包服务,该公司董事长冈田太郎说:“进入成都的日本企业少,对我们却是一种机遇。”
成都劣势:才子难过语言关
作为成都市战略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成都每年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约5万人;2006年软件从业人员6.5 万人。其中博士、硕士分别占总从业人数的2%、10%。
同时,成都软件业发展主要以欧美为主,大力发展与日韩企业合作。但在成都的软件园区却难觅日本企业的身影。虽称与中国文化同源,但酒井哲夫却感叹,在成都懂日文的软件技术人员太少。
酒井所在的公司年销售额为300亿日元,其中外包服务占100亿日元。但中国的外包市场份额只有3亿元,更不用说西部。“我们想在成都发展业务,但业务量取决于企业对日文的精通程度。”归根到底,他认为是语言障碍。
冈田太郎也头痛于在成都碰到的惟一难题:“技术人员只懂说语言,而无法理解日本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相反,在班加罗尔,与他们的主要市场欧美企业的沟通,则不会出现这种障碍。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