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记者沈建缘自从吸引芯片巨头英特尔将最高端生产基地设在大连之后,以推动软件外包著名的大连市市长夏德仁的新挑战就不再是服务外包这么简单。从软件服务到核心硬件研发生产,夏德仁的目标是是让大连积累真正的创造力,在下一个十年赶超班加罗尔。
经济观察报:听说在未来十年,大连有一个“赶超班加罗尔”的目标,这个赶超会体现在哪些层面,您觉得还有地方需要花大力气去做?
夏德仁:我们现在和班加罗尔最大的一个差距就是在于班加洛尔现在发展这么多年了,已经聚集了很大的经济能量,现在量比较大,一批十万人的企业聚集在班加洛尔。但是软件产业尤其是服务外包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当一个地区人才短缺一定程度的话,会引起人工成本的提高。我们现在人才资源要比班加洛尔要更好。大连市是属于超常规发展,每年有8%到10%的增长速度,我们有这样的信心。
经济观察报:现全国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已经有14个,大连虽然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可是已经没有机会再向那些新的城市刚开始起步的城市那样制定一些初级的吸引政策了。您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这样的一些人才的争夺或竞争?
夏德仁:对,现在如果从头开始制定一些初级的优惠政策与现在发展的形势也不是很切合。但我觉得软件产业发展关键是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不仅仅在于纯粹的优惠政策就能够把这些企业吸引到大连。关键就是让这些软件企业在大连成长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快速的,也是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
经济观察报:其实世界五百强到大连来,除了他们自己的成本以及全球化整合之外,看重的也是中国的内需市场,对于庞大的内需,将来大连会有哪些具体的关注、扶持然后催化的相关政策吗?
夏德仁:我觉得中国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越来越大。对大连来说,我们有一句话,只要把服务外包做到一定程度,有了人才队伍,有一批企业,然后把大连作为面向中国市场的一个软件发展的基地。
我想今后十年大连的软件产业不仅是面向国际市场,中国的市场我们也非常有信心。开始大连不是面向国内市场而是面向国际市场。我认为大连的软件产业就是面向日本出口加工,因为面向国际市场它的信誉好,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大。但现在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将逐步打开,我们会在新的一代年轻人中把国内市场做得非常好。
经济观察报:对于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思路,包括政府的服务各个方面,您觉得会有什么变化吗?相比于过去的十年。
夏德仁:过去十年其实还是一个草创的发展初期阶段。新的十年,我觉得大概应该是一个规模化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的阶段。首先是规模,软件的行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速度很快地放大,加快的发展。第二,企业的竞争力的问题,我觉得今后十年要解决我们企业的竞争力问题,在大连培养一批在国际上接大单子的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现在已经有些城市给我们做二包了,包括成都、天津等。第三,我觉得还是人才问题,今后十年最关键的还是人才,政府做的工作最终还是能够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应新时期软件更快更好发展的一批优秀人才,这是对我们市政府挑战性最大的,也是最急迫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
济观察报: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做软件服务和外包,大连原来的优势是否会受到影响?
夏德仁:中国城市的这种竞争主要还不是相互的竞争,如果我们能形成合力的话,主要还是在全球的软件争得更大的份额。因为中国占的比重现在比较小,世界市场没有这么大,光是外包市场一年四千多亿,你看我们中国现在纯粹的软件外包大概也就是不到一百亿美元。
经过给日本市场制作的历练,我们下一步进军欧美市场没有什么问题。总体趋势来说,大连的城市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因为比较适中发展软件产业。比较与大连有竞争的一个是成都,一个是西安。但是我们工作体系已经经过十年的积累,完全可以继续充当一个领军型城市。
经济观察报:去年英特尔也进来了,我们的芯片制造业带动新兴的硬件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在什么样的重要位置上?
夏德仁:信息产业的硬件部分别的比如说计算机外围设备终端这些东西不敢说,但是在芯片方面,我们的目标把大连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英特尔把大连看成是亚洲最大的集成电路系统。借助英特尔完全可以把大连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也是层次最高的集成电路系统。最重要的还是将会把一批设计中心转移到大连来。
经济观察报:十年前到大连,那些跨国公司见您的时候提的问题,和现在再见您的时候,他们提的问题,他们向您提的要求,或者他们索要的一些政策有什么不同和变化吗?
夏德仁:当时到大连的跨国公司,主要还是在价格方面做一些计较。比如合适的价格或者租金。到了五六年前2003年、2004年期间,跨国公司到我们这儿抱怨的事情主要还是人才,人才不够,招不到人才。主要是来的公司太多了,而现在他们还有一个抱怨,现在我们已经把人才招进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科研都比较成熟,过几天就跳槽,说明人才短缺的情况非常严重。这方面的投诉多一些。所以新的十年挑战性最大的就是怎么能够使大连聚集一批高素质的适合于大连软件产业发展。同时成本又比较合理的,工资水平比较合理的人才,这是最大的挑战。
经济观察报:谈了很多人才方面的困惑和挑战,大连内部产出的人才和外部引进的比例是什么样的?
夏德仁:大连一年毕业大概是6万到7万名大学生,有两万左右适应于软件产业发展和其它服务外包的一些要求,这两万多人。此外,我们自己学校需要调整结构,需要面向市场,大连现在软件需求信号已经出去了,软件人才需求信号已经出去了,这非常好。
经济观察报:外包是大连的名片,您作为以外包著名的市长,在您未来的任期当中,您对自己的执政能力或执政智慧,还有什么新的挑战,您觉得要在任期内完成的?
夏德仁:再就是中国目前改革开放这些年使得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对我们执政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觉得最大的应该说所有指标两项指标最难完成,一项指标就是万元GDP的能耗每年要下降4%,这是最难完成的,为什么难完成,每年都有新的企业产生。包括因特尔的企业它自己还有锅炉房,产生一些各种各样的消耗。第二就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每年降低2%的以上,这也是巨大的挑战。
在世界产业结构实现一个新的转移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十年的磨砺,也做了大量的思想准备,新的时期我们将会更加开阔一种全球化的视野面对这样一个产业转移。我相信我们还是能够很好地把握住。
挑战最大的还是总理对大连提出的“要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标,这是我们没有想过的,我还得继续解放思想,用一个全球化的视野,使大连软件真正纳入到全球服务外包的产业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