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跨国公司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服务外包)交给你,一旦选中你,就很难离开你。”昨天下午,在广东省外经贸厅与东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服务外包培训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在作题为《从制造业的加工贸易走向服务业的加工贸易》的演讲时,鼓励东莞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机遇,力争由“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办公室”。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吴军主持培训会。
目标要瞄向“世界办公室”
昨天,陪同商务部有关领导来莞调研的李志群,抽空作了一场主题演讲,从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新趋势,到当前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再到下一步发展思路,李志群深入浅出地逐一讲解。
对于做惯了货物贸易的广东企业来说,服务外包可能还是个新事物。李志群演讲一开始便说,服务外包对广东而言,既熟悉又陌生,30年来,广东主要靠加工贸易起家,做的是货物贸易的外包,“其实服务外包也是加工贸易,是‘服务的加工贸易’,借助网络通道实现。”
据悉,截至2008年底,全国服务外包相关企业有3300家,从业人员52.7万余人,计划2013年实现120万人就业。李志群说,在这些企业中,深圳和广州已有一定雏形,他建言东莞也应在这方面探索新路子,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变。
松山湖可接人才培训外包
时隔一年,再次来松山湖考察,李志群感慨地说,环境非常好,但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靠什么产业来支撑,我认为要发展服务外包。
“上午在松山湖考察时,有一个海归人才,曾在国外呆了17年,现在加盟了松山湖,这就很好,要多吸引这样的人才。”李志群认为,人才成本是跨国公司考虑的第一要素,目前包括东莞在内的很多城市,蓝领成本优势已不大,新的优势在白领,当前,东莞要像20多年前吸引蓝领一样,努力吸引白领。
李志群表示,松山湖应引进大批跨国公司的人才培训外包服务,比如和IBM、微软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或引进跨国公司的数据业务等。
学会利用各种优惠政策
“服务外包,西安、成都、合肥、重庆等地都能干,广东未必能干,因为这需要很多条件,尤其是科教资源,这也对广东提出了新的挑战。”报告中,李志群给广东提了个醒。
他认为,目前发展服务外包最紧缺的是人才,因为这方面的人才最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熟悉IT业,懂外语,懂专业,“但目前中国教育还没有将这三个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很多部门还不知道如何服务于外包企业,包括教育、金融、保险等部门。”
有统计表明,2010年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有6000亿美元的空间。李志群建言,广东千万不要错失良机,这么大的蛋糕,广东有条件去争取,“尤其要学会利用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
什么是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包括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