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背景
北京市软件外包出口额从2000年的人民币2000万元增长到2008年人民币6亿元。8年之内,作为软件产业的重要分支的软件外包产业实现了年平均150%的增长率。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如此迅速,已经在国民经济中成为绿色环保、低投入高产出、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的重要产业,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支柱产业,2009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中,批准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南京、无锡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深入开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而北京作为软件企业的发源地和集聚地,这里汇集了4970家软件企业,其中软件外包企业300家左右,然而就是在全国各地都极力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纷纷来北京招商,挖掘北京的软件外包企业到外地去落户的时候,包括对软件外包产业的规划、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引导资金等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兄弟城市,当前面临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北京的软件外包产业是到了奋起直追的时候了。
二、 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国际现状
据2007年IDG(国际数据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其中美国占40%,日本占10%。外包接包市场主要是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其中,美国市场被印度垄断,印度软件业80%的收入依赖软件外包业务,印度已经成为软件外包的第一大国。欧洲市场则被爱尔兰垄断。现在,菲律宾、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也加入了世界软件外包的竞争行列。
(二)中国现状
目前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尤其是日本,其发包市场需求额占比例为63.5%。美国、中国香港和欧洲发包市场需求额分别占据了13.7%、10.3%和3.3%。软件外包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大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信息产业部批准了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和出口条件,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形成了以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中的国际化软件企业为龙头,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全国软件出口的产业格局。
(三)北京现状
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开发,该产业在2005年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增长速度为62.74%,随后产业整体出现了增长放缓的态势,但是,北京软件外包出口的发展仍呈现稳定增长。2007年北京市以4.6亿美元的软件外包出口额在中国软件外包市场中独占鳌头,占全国软件出口市场份额的41.8%。2007年北京软件出口的增长速度从2006年的17%增长到29%,涨幅增加12%,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北京软件出口涨幅大幅度降低具体数据等待统计部门发布。
(四)海淀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云集的海淀区,吸纳了多数员工人数过千的软件外包企业,如中讯集团、文思创新、中软国际、用友工程、博彦科技、软通动力、信必优、大展科技等专业软件外包企业,已经出现员工总数超过5000人的软件外包企业。这些企业在软件外包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交付能力、市场开拓、服务规范等各方面与发达的印度相比差距还是显然的,因此如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软件外包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迫在眉睫
三、影响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北京市在软件外包业中的业绩有目共睹,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产业市场开拓服务体系不健全
印度每年可以接到500亿美元的软件外包订单,主要是由于印度在美国企业集中的城市都建有将各种海外的发包资源和国内接包资源整合起来的服务通道,而且有一大批对欧美市场有丰富经验的印度人积极地以专业服务的形式引进外包项目。
在北京,有大量的留学生侨居美国,他们身边有大量的发包源企业,可是没有一种机制能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把周围的发包源企业介绍给国内的接包企业,因此如何建立健全软件外包产业的市场开拓服务体系是摆在软件外包产业面前的第一大问题。
(二)产业信任环境缺失
买卖双方能够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在软件外包产业中北京的软件接包企业如何能够给发包企业建立起信任关系,目前促成这种信任的产业环境还没有出现。
1.服务品牌信任缺失
在国际软件外包领域,NASSCOM已经成为印度软件外包的代名词。而广大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与国际市场对接时,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软件外包品牌,使得国际发包商在面对国内接包企业时,心存疑虑。
2.生存能力信任度低下
面对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软件外包产业,软件外包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为了得到外包项目,小企业之间频频以价格战赢得项目,价格战直接影响了软件外包企业的生存能力。国际发包商找不到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对国内软件外包企业的生存能力没有安全感、信任感。
3.交付能力不足
国内企业有时为了能取得外包项目,编造项目经验和借用项目案例,往往是拿到项目后再组织队伍,经常出现不能如期如约交付项目,严重影响了软件外包企业在国际上的能力形象。
4.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盗版是软件企业最担心的,而中国通用软件的盗版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涉及欧美业务系统的外包对开发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有更高的要求,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才能获得国际发包企业的青睐。
(三)软件外包产业调控体系缺失
1.行业价格调控缺失
软件外包市场无行业标准,无行业价格机制。2005年软件外包企业接包报价为2.2万元/人月,到2008年,部分软件外包企业的报价低到1.2万元/人月,而此价格仅能勉强维持企业的生存。
2.专业人才调控缺失
项目与人才的实时匹配是软件外包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项目有大有小,还会出现青黄不接或突然接到大型项目的可能,因此软件外包产业的专业人才需要在行业内有序调控。但是目前这种行业人才调控体系还没有建立,企业时常为人才问题苦恼。
3.服务标准调控不完善
在软件企业现行的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此模型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也是评估软件是否成熟的一套标准,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急需建立行业服务标准,来帮助中国外包企业协同配合,共同提升接包能力,提高外包服务能力。
4.服务领域调控缺失
软件外包企业因规模、能力限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所熟悉的服务领域。面对海外众多的服务领域,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有些盲目。政府和行业组织应统筹协调,调控软件外包企业的能力资源,分散到各个领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四)产业人才环境无序混乱
1.人才信用体系缺失。
现在行业内的人才信用主要依靠个人自觉,没有人才信用体系,从征信、信用查询、失信记录公示等各个方面对人才信用形成威慑的体系还没有建立。
2.人才标准不匹配
过去的职称评定是国家层面的人才评价标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软件行业,大部分人已经不能适用职称评定体系,因此建立适应于当前软件外包业发展的人才评价标准是解决人才问题的要害。
四、 解决问题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中关村软件外包企业的整体情况,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一)加强引进外包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平台实现建立健全软件外包经纪人认证体系;通过平台实现建立健全软件外包经纪人激励体系;通过平台实现建立健全软件外包经纪人服务体系;通过平台实现建立健全软件外包经纪人监管体系。
(二)优化产业人才环境
通过建立人才信用体系,净化软件外包人才环境,通过建立健全从实习生到普通员工、中层主管、高层领导的创新人才梯队服务体系,为软件外包企业持续提供可用人才。通过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通道,为一流高校的优秀创新人才进入软件外包企业打通道路,帮助软件外包企业培养忠诚的嫡系团队。
(三)建立健全信任环境
为软件外包企业提供能力认定辅导是软件外包企业赢得订单的有效措施;软件外包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很重要,然而多数软件外包企业的服务品牌塑造能力较差,通过行业组织整合品牌要素资源,共同打造我国软件外包企业的国际品牌是软件外包企业急需的服务。另外透明接包公共服务、建立软件外包产业知识产权公约,建立行业监督机制监督软件外包企业服务过程等都是健全良好的信任环境的措施。
(四)建立软件外包产业创新要素聚变公共服务平台
为了整合优势资源,服务软件外包产业,建立软件外包产业创新要素聚变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信息聚集、资源聚合、模式聚焦实现产业聚变,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软件外包产业的宏观调控。
(五)加强软件外包产业调查研究
建议由行业协会负责软件外包产业调查,及时向政府反馈软件外包企业的诉求和产业发展状态,有行业协会来负责企业诉求凝聚,进行行业表决,组织中小软件外包企业联合行动,通过行业集体力量实现诉求;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研究机构成立软件外包研究中心,在行业协会调查反馈的数据基础上,深入开展软件外包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