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核心使命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高新区形成的冲击力已经显现,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与挑战?作为一个对招商引资较为倚重的区域,如何突破单一的发展模式?本报记者对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的采访,就从这两个话题展开。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产业集中发展区,高新区如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找出对策,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敬刚(以下简称“敬”):在招商引资方面,高新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我们仍然实现了逆势前进,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我们成功引进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软件、服务外包及现代服务业项目加速聚集,除引进上述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外,还引进了投资5亿元的完美时空网络游戏开发项目、国内月交易量最大的B2C公司——京东世纪在高新区设立西部运营中心。面对金融危机,我们采取了将招商引资向前端推进等一系列措施。比如,我们采取在发达国家建立办事处的方式,实现主动靠前招商。目前我们已在伦敦设了办事处,下半年设在美国的办事处将正式投入运行。
记:过去一段时间,高新区的产业发展较为倚重招商引资。如何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寻求突破?
敬: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我们对高新区过去及现在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突破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思路:坚持招商引资与自主创新并重的发展战略,以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统揽各项工作,力争到2012年完成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阶段性目标。
长期以来,高新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规模的壮大更多地得益于招商引资形成的产业集聚。在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这样做是必须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相对单一的发展路径是难以持续的。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会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集群,实现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即在发展动力上由生产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在建设重点上从硬环境建设向软环境建设转变,在发展路径上由强调招商引资向强调自主创新转变,在园区形态上从产业孤岛向现代化城市新区转变。
记:作为以产业发展为主体的区域,高新区如何解决好产业发展和民生之间的关系?
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在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中,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高新区全体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近年来,高新区的各项民生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下一步,我们要坚持走产业和民生统筹推进的发展道路,更加重视并积极改善民生,使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把成都高新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幸福高新”“和谐高新”。
本报记者彭博喜刘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