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由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百家政、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外资企业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高管峰会”两项活动标识评审结果揭晓,2名中标者均为专业创意设计人员。这是该区党建事务外包2个项目的最新进展。据无锡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刘明邦介绍,近年来,该区党建事务引入公共管理中服务外包”的理念,在党组织组建与维护、党群组织文体活动、党建活动品牌形象宣传、党建研究课题、干部国际化培训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外包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区这一创举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围绕党建事务能否外包这一话题的讨论正在江苏深入展开。
形势所逼催生党建事务外包”
无锡新区党建事务试水”外包起初是被组工干部人少事多逼出来的,后来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该区下辖6大功能园区和6个街道,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叠加超过80万人,是个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而区工委组织部只有11人,却挂了组织部、劳动人事局、开发区企业党委和工、青、妇等12块牌子,一个人要跨部门干几份工作。2007年7月,江苏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设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求各地迅速大规模启动。在无锡新区,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就拥有近2000家非公企业,如果把担子压给组织部11个人显然力不从心。为此,该区决定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把在非公企业组建党群组织的工作外包出去。区工委组织部专门招聘了15名40岁至55岁对党有感情,对党务工作热心的离岗退养或待岗的党务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指导非公企业组建党群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此举不仅迅速推进了非公企业党群组织组建工作,而且唤起了党建事务外包的觉醒。由此,区工委形成了一种自觉行动,在基层党建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的大背景下,与其组织部门孤军奋战,疲于应付,不如将有些具体事务外包给业务更精、水平更高的社会专业人士去做,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务内涵决定外包形式
该区党建事务外包从形式上分为全包和半包,先后将党建研究课题、党建品牌标识设计、党建活动品牌形象宣传、党群组织问题活动、党群组织组建与维护、干部国际化培训等多项党建事务外包,而决定全包或是半包则完全取决于事务内容。在党建课题研究外包方面,无锡新区借助外脑”,成立了江苏省党建研究会无锡新区研究基地,并依托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近年来共合作完成了12项课题研究,部分成果发表在《人民日报》、《求是》等中央级权威报刊上。在党建品牌标识设计外包上,区里把党群一体化”标识设计外包给一家广告设计公司,最终从3个初定设计方案中遴选出一个修改成稿,并申请了江苏省首个党建品牌标识版权。在党建形象宣传外包上,2009年上半年,该区委托中央电视台一个创作团队,创作了国内第一首反映基层党建题材的歌曲《新天地》,真实描绘了无锡新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企业化危为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动人画卷,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连续热播一周后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党群组织文体活动外包上,无锡新区通过与专业化公司合作,先后举办了外企职工艺术节、魅力厨娘大赛等特色活动,丰富了企业文化,凝聚了企业精神;为解决外企白领”找对象难,区团工委、妇联与无锡电视台娱乐频道合作成立了SPARK俱乐部,具体活动外包给职业编导筹划,先后有十多对男女青年相亲成功。在党群组织组建与维护外包上,无锡新区依靠外聘的15名党建指导员,共指导非公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400多家,其中党委15家,帮助2300多名党员接转了组织关系,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接近100%,成为江苏省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头羊。在干部国际化培训外包上,该区把干部培训外包给一家专业培训公司,公司按照区里要求设置模块,分期分批选送了140多名街道在岗干部和后备干部赴新加坡学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了基层干部执政本领。
无锡新区严格细分党建事务外包内容,坚持做到一事一议,一事一策,不搞一刀切。该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刘明邦认为,党建工作核心业务的关键环节、保密业务不能外包,反之可以外包。他举例说,干部工作的敏感性比较强,民主测评、干部考察、班子调整等等是不能外包的,但有些干部工作可以半包,比如干部监督和干部民意调查,该区聘请了20名干部监督员,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进行全方位监督。有些核心又非保密的业务可以半包,如非公企业党群组织组建是核心业务,调查摸底、思想发动、业务培训、干部和党员年报、督查考核等环节可以半包出去,但是诸如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的人选确定、考察公示、民主选举等关键环节,组织部门始终抓住不放,指导员仅仅只有建议权。
精打细算激活两本账”
无锡新区实施党建事务外包的效果如何?采访中,区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开发区企业党委书记冯惠兴以非公企业党群组织组建与维护外包为例,掰开指头算了两笔账。他首先算的是经济账:全区一年在15名外聘的指导员身上花了不到50万元,如果换成体制内招公务员或是进事业人员,50万元最多只能支付5个人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其中不含硬性必需支出的工作经费;而5个人无论如何也干不了15个人的工作;况且聘用的15人都是离岗的,干指导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虽然不多也会知足。至于政治账,冯惠兴认为应该算清小账和大账:算小账,公务员不如指导员,公务员文化水平高些,但工作经验不如指导员,组建党群组织主要靠经验;论工作积极性,公务员不如指导员,公务员吃的是‘皇粮’,干几年就会碰到上升‘天花板’;指导员捧的是泥饭碗,不论干多久,干不好都要丢饭碗。算大账,外聘指导员,把热心党的事业的老同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既发挥了他们的余热,又加强了党务工作者的队建设,提升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建事务外包调动了社会资源为党服务,增强了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党对各阶层优秀分子的吸引力。”他透露,无锡新区党群一体化”建设项目年初被江苏省委组织部评为2009年市县组织工作创新创优优秀成果入围奖”。
专家评点孰是孰非
党建事务能否外包?笔者就此采访了国内知名的一些党建专家,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新民认为,无锡新区将党建工作的具体事务外包,其实是受到了公共管理服务外包”概念的启发,并非真的将其商业化或是被第三部门”承包,也并未脱离党的组织部门的有效监理,只是将特定的党群工作承包给选定的特定人员。这种外包形式对于基层党建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多样化、社会化一种有益的探索,也是新形势新任务下实现党的领导的手段之一。江苏省党建研究基地主任、省委党校教授刘长江则从政治营销视角审视了这一现象。他说,不管我们如何认识无锡新区的做法究竟是一种特殊现象,还是未来党的建设的一种发展趋势?但都不能不承认,它展开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可以引起多方面的思考。透过西方一些政党将竞选由过去的社会动员转变为政治营销的做法,也许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无锡新区的做法。他以无锡新区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为例,在人手不足、时间紧、任务重等特殊条件下,通过外包方式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更多的是在形式上解决了党的组织建设问题,而没有解决党的基层组织能否具有凝聚党员的作用、党员是否广泛具备强烈的组织性等更为重要的本质问题。
围绕无锡新区的这一做法,基层一些资深的党务工作者也有话要说。江苏省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建军认为,党的建设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组工干部不是万能的,将一些具体事务外包给更专业、水平更高的社会力量去做,效果肯定会更好更佳。而江苏省镇江市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工委副书记谭金生则认为,无锡新区党建事务外包这种积极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但是基层党建不宜外包,因为外包是经济学概念,是在物质领域进行的,在思想领域无法进行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