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ourcing第二届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年会
主题对话: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外包的商业模式创新
嘉宾主持:加中贸易理事会—外包委员会主席洪刚
对话嘉宾:
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 曲龄年
北航软件学院院长 孙伟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战略合作与外包事业部资深副总监 钟声
中软国际副总裁 唐振明
深圳软件园管理中心主任 徐绍禹
洪刚:我在IT做了10年以上的时间,外包界也是5年的时间,今天非常有幸在工信部的会议上面,能够一起来谈一个主题,我想今天其实我们这个会议的今天的讨论的题目,开场今天上午由金老师很好的启动了。我们应该重点来讨论一下。看这个问题的话,从这个制造业是中国的强项,但是到了2005年,现在要走到服务业,中国现在的服务业和世界的差距其实挺大的,现在我们中国的GDP我们说在差不多是在,我们说6万亿特美元,平均我们的服务的GDP大概在42%,世界平均的服务业的GDP是68%,没有GDP大概是75%,美国的GDP是14万亿,如果我们按今年的说法的话,中国GDP服务业占了2万亿美元多一点,美国大概在10万亿。但是现在有一个很强的看法,中国GDP在今后的15年之间,可能能够追上现在美国的水平,连美国都不怀疑,如果按照这个水平来讲,15年之中也许是10年到15年期间,中国新增加的服务的GDP是8万亿。我们讨论一个大的主题就是2万亿到10万亿之间,这个新增加的服务产生的GDP,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事?
徐绍禹:因为我刚好是81年进入IT的,现在正好是30年,刚刚想了一下,是在国企业做了7年,在IBM做了7年,在EC做了6年,在北京政府做了5年,现在又在央企5年,正好是一个30年,我这个三十年,因为我在我国企最早是做电脑,IBM的我是从0做起的,那么后来到了EC以后就学会了,但实际上从IBM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所谓软件,那么现在算起来的话,先做制造后做服务,我的总体感觉是这样的,就是说制造业能够形成一个全球产业链的接续,可能跟物流有关系,随着物流发展的强劲。那我理解是随着通信和连互联网的发展,那么服务可以远程交付的,这样的话,办公室业务也开始做了一个全球的供应链的整合,我还是很看好服务的,我也是在两次大会讲,未来二十年中国新增的服务,相当于今年美国所有的服务业总量,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从做制造到做服务,可以学会了很大的收获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我是整天沉迷于具体的服务工作,我给大家报告一下深圳软件和信息服务的一些变化,10年深圳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这个收入是1800亿,比上年增长35%以上,深圳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是1500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从业人员估计超过了30万人,深圳企业专注于就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创新方面,华为中心我们就不讲了,那么像后起的企业,比如说腾讯大家有很多在议论,腾讯09年120多亿的收入,它的净利润是52亿元,它比上一年增长70%。10年因为腾讯是一个上市公司,但是它是一个增长非常快的企业,除了这个企业之外,后起之秀大家也是耳熟能详,那么我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深圳和信息服务外包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可以让企业持续地以高速度的发展,深圳就说十二五规划刚刚出炉,十二五总投入超过1万亿。有两个大的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内需一体化,第二个任务就是叫浅海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这是国务院划定的一个区域,60平方公里,主要是做现代服务业,到十二五末深圳规划是达到1.5万亿。这个数字呢,就是说现在就是去年,2010年深圳的GDP是9300亿。现在服务业在深圳的整个十二五期间有一个大的机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先说这么多。
钟声:从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印度用了多少年呢?印度用了大概是十几年的时间,这样我们其实从微软一直像中国发包投资了历程就可以看到我们现在中国的外包服务业是增长的多么快,微软跟中国的发改委签了一个MOU的意向,我们要达到1亿美元,但我们去年已经达到了1亿6千万美元,像我们是到了60%,而且呢中国的一批外包,中国的龙头也都已经还是成长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服务业的转型,已经在开始了,而且是如火如荼。这些大的外包企业已经过半人的企业已经有三、四家了。大家都可以知道我们这个部门就是负责微软,像中国发包的这么一个部门,我们有我们的政策,大家在座的都是我们这个生态系统的一员,我们有政府的成员我们提供软件人才的教育机构,我们有我们的供应商,像我们提供一些咨询服务等等。我们在座的唯一的一个缺少生态系统就是微软的产品部门,主要包括他们的,所以说要是像中国向转型的话,咱们想,如果你是要创造一个新的模式,那种模式是不是我们追寻的模式,印度用了这么多年现在非常成熟,如果中国想不印度的后尘,我们追赶的步伐就会很慢。
唐振明:其实这些年我们也在谈服务外包中国服务外包的走向,早在6、7年之前我们也担心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那么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的竞争能力到底有多强,我们整个服务外包企业相对比较少的,大的这个服务外包公司有3、4千人,我觉得一个事实,现在我们超过万元服务外包公司,将近5家。对这样的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其实这个市场还是竞争地非常激烈,对于中国的一个大型的服务外包企业,我们的竞争概念并不是我们自己相互竞争,其实我们最好企业已经快跟印度,国际商的一些大的项目服务公司,发达国家的这样的公司开始对标,我们在研究它。那么它从它的开始建立到它的第一个收入的1美金,它是经历了17年,到2亿美元等等,三五年就完成了。我们在这个机会的下面,我们如何能够在竞争中能引得这个竞争,我们也是不断地在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样才有可能发现我们的优点能够经营下去。
孙伟:这个我想因为以下的因素,制造也需要的要素是原材料,所以只要中国需要的,就很早的。其他的不是用了说是只要中国有大量的需求,我们在过去的三十年已经看到了这个,现在中国的侧学都是到国外去主要是为了原材料的控制,导致里一名潜在的问题。第二个是原因,一下子石油供应出现了问题以后,石油又上了100美元,是我们制造业最折价的一个因素。环境我们以前是只要是能够改造人民生活,环境的问题是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已经不可以说不管环境来发展这个因素。
人力资源带来的红利,从今年开始,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人力资源的大省已经是极度缺乏了。这种大量需要人力资源的地方,怎么样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已经盘道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制造业的垃圾都是以个位数在。一大部分企业已经到了一个赤字。政治上的核心点,按照我们现代的过去20多年的发展速度,如果中国的制造业在发展二十年,全世界的70%的制造都是中国造的,这是不可能的,大家看到了革命风格国家政策,属于开放最前列的国家也是保护自己的制造业,和它自己的利益的以不分它的国家的利益为重,所以这个六个核心点,每一个都是必然的。
洪刚:制造业、服务也好,它的转型核心在哪儿,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的服务外包也好,总是主体在软件,当然工信部以前就是软件,现在是信息服务,我们可能把这个在拉开一点,整个的服务业应该有6个到10个行业,我们应该进到行业去。不管是一个行业,一个具体的应用所产生的服务外包进入了行业带来的商业的价值。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去做的事情,我们可以随便的看一下,制造业、零售、教育、金融、能源、交通、医疗、健康,政府本身部分就是一个大的行业,还有服务我们电信属于服务,所以有6到10个不同的地方,每一个行业要进去你光靠技术没用,谈技术进不了行,你要知道这个行业里面你要变成一个行业里面专家,我们把在行业里面,在座的可能肯定都做过,只是有的现在不是的,但是我进入行业,你们在一个服务或者其他的各个行业应用里面,做各种事情里面,你的挑战是什么?
钟声:因为我原来是在微软西亚洲东部负责,15个数据中心,它怎么样运营,基本说都是我们这些部门做一个系统来做我们这个BI系统非非常大,公司给我做外包,一年半以前的事情,因为现在国内的外包公司,每一个人工程师的技术力量都不小,但是大家合起来,交流一下,架构不同,整体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还不到位,中国的公司其实很可以来做这个项目。
我们想把这个项目发展到中国来做,我们找了几家外包,有的公司可能这个做项目管理非常广,有的是IB的人才,有的是做测试非常强的,对数据中心比较了解的。大家组成这么一个虚拟的公司,弄200人,现在做还非常成功,这个可能是一个节俭的资源。
徐绍禹:我觉得是一个关键问题,不管美国、日本的统计,新兴服务业的统计,我们国家的统计,我们国家是按照我们的技术做产业的,分成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然后你看这个日本和印度包括美国都是金融、电信,零售、物流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和海外人士沟通,因为两个门口不一样,你细想有一个问题,你不是从市场看问题,你怎么称呼,我怎么按照你的行业给你们提供服务,我能做什么事情你什么时候来采购,我们同制造专程服务,有没有难度,所以有很大的问题。
唐振明:现在这个服务外包已经开始进入了新的行业,像中软国际做了12年的服务外包的公司,我们确实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阶段,从99年开始做外包的,在中国可能就那么一个过度,我们还拿不到很大的项目,我们就是给IBM,给HP,包括微软,我们到现在一直是他的合作伙伴,那么你做的这个工作,它并不是说,也从需求开始做起,有些零散的开发,一些测试,那么到了第二个阶段,通过跟这些一些大的跨国企业,给他做外包的服务,我们开始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努力,通过给他做一些尤其服务外包,那么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基本上从08年以后,我们开始到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自己在中国本土市场一些行业的经验,跟国际商行业的互动,我们涉及到4个行业,宝马说金融,在国内的,我们也做了金融,做银行的解决方案,我积累了行业的经验以后现在可以去外资银行的服务和外包,在电信上面我们过去给摩托托这样的公司做外包服务我们给中国移动开始做了。
洪刚:教育和培训也是做为一个行业,讲讲这个行业的体会,
孙伟:第一我个人认为,教育和培训是一个服务行,服务于产业的一个产业,产业链的最前端,但是非常非常遗憾,这个教育部不这样认为。然后呢导致了现象是非常明显,培养出来的产品学生,学生一大把,企业说我缺人,70%的就业率到企业去,所有的去也老总是在这儿,我没有合适的员工,所以说我们这个服务的行业在政治上做的很不好,因为我们的产品没有我们在文化上也有大问题,这个中国文化惟有读书高,本科完读硕士,读完博士读博士,是我们博士数的毕业数量,早就超过美国,我们现在是世最大的博士数最大,我给大家共享一下,我作为一个院长,我就是最头疼是要说明我学生一件事情,是隔行如隔山,你在行外你可能不清楚,这个正是没什么价值。所有的其他的情况都给刨除掉,我告诉我的学生,我可以保证你,你在我们这边两年以后,这个12万到15万的年薪,我不能保证你的学历证,说服不了家长,说服不了好朋友,说服不了学生,宁肯找一个毕业以后工作找不到着落的地方,我跟大家讲的,大家可能知道上个星期北京出了一个新的国六条,外地户口缴5年的税收,有北京户口吗?我现在就是想,这个国六条的政策,最头疼的问题,所以说这个问题将是永恒的究竟。
曲龄年:那么刚才孙伟说制造业转移,非常赞同孙院长的观点,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制造业统统都转移了,这有可能,互动提高这个问题的一个审议,那么在刚开始介绍情况的时候说,现在服务业的一般师范园区,大概要拿出来1平忙公里这个面积来规划金融服务,这方面的一个区域。那么这种服务体系的构建的合,有可能引进一些就是国际化的所需要的追究就是本土其缺乏无论从法律,从文化同各个体系所需要的一些元素,可以把海印引进进来啊的自主次侧类的东西。那甚至第二个是十二五期间一个重大的任务,除了要检录,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服务体系的构建的问题。人文以及各种服务体系更健全,所以就是这个服务我想说的观点还是依附于额某一些具体的行业,具体的实践来存在,发现自己的重大的机会。
洪刚:服务外包应该要做商业模式的转变?其实钢格微软我们作为那个叫客户方,其实已经提出这个问题,如果外夺服务外包的合,我们的观点是一定从最总用户,捷报放从它的九那儿去毛驴问题,他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它的工作流程,不是技术刘晨,它的个需要你的是什么?不是简单给一个项目,是一个能力的合作。我们要向印度学习什么?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块及市场问题怎么样来做?
钟声:印度传承力非常强,把任何东西做成一个模板,不管你人怎么变,项目怎么变,这个它的非常强的地方,实际我觉得,咱们现在新的机会在哪里呢,我们GDP有8万亿。十二五计划国家在信息产业,这个投入1.2万亿。这就是机会,包括互联网及包括移动互联网,这个有了创造了机会,中国外包企业必须要抓住这个腾飞的机会。所以如果在这种时候,我们从我们这个角度上看你外包公司大家都是,大家到我们这儿来,做业务。什么都做,其实不然,一定要不同。你可能要早在这个云计算比较强,可能在国际化方面不能强,一个公司不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长处,所以说你要不同的。实际上微软正在做的这个时期就是培养一个目前每个公司,做COE,将来大量的云的接物有包给你做,这是技术上的。还有人才方面的培训,一他的解决方案,一整套的生态系统,其实可以回答那个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做好几个事例。
孙伟:我认为现在服务外包的规模20来年已经有大的规模,这个规模惯性已经很大了,所以说还会按照现在的惯性现在的服务方式,移动云计算会给服务外包带来一个新的机会。就是什么呢,就是云这个东西,相对很新,移动这个东西相对很新。我们和欧美,尤其是美国,甚至有的地方我们起跑线还领先它,我不是讲领先,因为是一个文化的制约,比如说话短信这个事情,毫不疑问关于短信的疑问,中国是领先美国的,包括我们的的山寨手机。
曲龄年:所谓的服务外包实际上包括一些硬件的制造,包括就是在岸和离岸的加起来,大概是500到万亿元的,也是将近2千人民币300万亿美金。相当于印度半年的收入,是一个学习的方向,中国不一定把印度作为我们外包产业的一个标杆,印度不在话下,就是我们应该非常关注我们本土的市场,比如说我们在中国排名前的外包企业,可能非常大的就是境外的一些金融机构的IT五服务项目,我们中国这么多的银行,被印度给拿走了,这并不一定说明比我们中国的外包企业很厉害,政府要做一些导向。
唐振明:我觉得还是把这个看成一个服务体系,我们有可能做印度的路,但印度的很多东西还需要学习。我们对印度,一个是硬件和软件很多的区别。我们看我们统计也是一样的,我们是技术的,就说应常说这个市场,一切都是市场,当我们所有的服务行业,以服务需求定产品的时候,服务产业就能起来。今天我们制造业和和服务业转变还是一个关键。
徐绍禹:对于服务外包企业来讲,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实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力的所在,跟我们的战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紧密结合的,我特别赞同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给我们服务外产业也好企业也好,紧密地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内需。那么我们离产业的需求更近,肯可以严重它的,更进距离积累经验,国际竞争中更有优势,其实所谓商业模式创创新,不断总结和发现自己,在这的优势。
钟声:微软在中国,我讲一下,节约成本,培养掌握微软技术的人才,推动建立一个微软技术平台在这个中国的推广。我觉得这个大家模式的,就围绕这个讲就可以了。
观众:制造业在微笑曲线的最低段,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也让国人害怕,所以这个老本不能,刚才台上的专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向制造业在专的商业模式的创业,我是这样想的,制造业的两端也很多事情要做,从市场的需求分析,到产品的分析,制造,到客户的管理数据的挖掘,再应应用与我们做设计做制造,蕴含很多的商业机会。他都在做我们制造业两端的事情,把我们这个国内的很多的这一块,拿的去做。请问台上的这些专家,我们的制作业和我们软件产业在这个两端应该做点什么?怎么样人我们个模式做的更好?
唐振明:并不是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我们应该像整个产业的两端衍生,实际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制造业,而是刚刚说了制造业你就想我们中国一年能够提供的就业人口是多少?其中650万上大学的,能够给制造业提供资源已经到来,因为我们人口就是这样,我们的资源,我们污染的承受力,这是我们制造业的瓶颈,但是整个的产业链不都是制造业,我们同商业,到物流到我们这边设计,到软件,在最高端的金融,现在并不我们放弃的制造业,而是向两端衍生。微笑曲线向上走并不是其哪一段,是哪一段都要做,都要做更强,服务业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缺的东西,我们要新增8万亿各服务业,并不是我们制造业怎么说,质子也还却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这个提升,是上午我们的不上说的,是增殖的提升,而不是营业额的提升,增殖很小。这个我觉得是不矛盾。
孙伟:我想举一个例子,我们这件事情还是很艰难,困难。有一个我们最伟大的企业,华为。华为基本上创造了印度的IT产业的一半,做一个口号,叫全国人民学华为也不过分,但是我从华为的高管有接触,我们再作也和BTOC这个产业,让全世界让都很还害怕了。但是BTOC方面,这个方面的应有非常豪华,我们讲到的腾讯毫不疑是一个BTOC的大坑,也想通过BTOC财政的增殖,来增加我走制产业的里面的增殖,这件失窃怎么做,这是去年的事情,我们决定我们现在进入BTOC我们看到华为拿出了自己品牌的手机,现在在中国电信。所以说华为就进入了这个BTOC,它自己同时也做了一个大家可能对这个已经了解了,华为的品牌的手机这个知名度是多少,在其他里面的之灭部分知名度里面是完全不可比拟地,当华为能够他的再作一个腾讯,那么朝这个产业发展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讲部不管是云计算还是其他的行业来讲。
洪刚:也许这个题目我们真的可以再小制药业还是做一个也里及行业里一定有这个,研究客户有增长了多的服务业,一亲是计划经济的,我们现在和市场经济和外面的因后10年甚至20年大部分的会走到市场经济上面去。大家来产生新的,来坍塌新的商业模式,模式要挣钱。
绝大部分的时候,一个是成本的问题,还有一个你希望他的能力比你还强。我这个是很实际,他自己有没有人,他有人,因为它仅仅是这一个单位,尽管这个单位是个很大的单位,希望你能够知道别的,帮它建立一个好的商业的模式来提升,不是简单地一个辛这个项目,所以这两方是变成什么样的伙伴关系,提出来的和一个好的要捷报的,然后接包到最后一个董事会,一起来讨论,因为这个话来曾经一个好的,生态是在这儿。
孙伟:就是这个商业模式的创新,我觉得真正不能现在已有的商业模式,我讲几个很有创意的的商业模式。从我们以前在写辞海,是国家受了一个很大的部门写了20年,同黑色的头发成了白色的头发,讲到你的生活、工作的方面,而且这个东西,可以翻不本书,腾空当时嫩个,做了一个全球的不两天它。就是一个协调工作的能力,我最后已经跟那个聊过好多次,和这个事情非常关键,我这个产品有几百的IT的工程师,就是接发保的平台,然后就把这些东西沿才的工程师也好,就像写这个,把一个项目做恰如,做一些尝试像微博这些的新的例子,成为很创新的企业,以前的那个最老的企业,可口可乐花了100年,IBM花了100年,微软花了20年,花了几月,说后面部分企业还要再短一点,说笑话还也不是笑话。
徐绍禹:对服务外包自行业来说,就说问道了服务业务,特点和宗旨是什么,长期U能力达到供应,在这个过程中会和个客户共同打造一个商业模式,今天你是接方,成为客户的咨询顾问,能力有能跟它的创造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