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多方合作 推动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目前,作为20世纪末引进中国的最后一个国外的成熟产业” ,金融服务外包仍是一个新兴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金融企业特别是中小金融企业要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这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国际银行业联合会主席伊安?穆林表示,国际金融业正在缓慢地从金融危机的重创中复苏起来,而中国是其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预计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未来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同时,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有利于提升中国国内产业结构,改善服务贸易逆差格局,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迹象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对于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促进就业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多方合作,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产业。

      政府方面

      1.制定行业总体发展战略。政府部门应该扩大宣传,树立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品牌形象,改变外界对中国只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形象。同时,要制定长远的整体发展战略,避免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了完成指标而恶性竞争,不断突破优惠政策底线。

      2.制定相关法律,为金融服务外包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完善的法律可以保证外包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要加快研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涉及的 新的知识产权关系,总结业内实践经验并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改进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降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交易成本。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涉及新的业务合作形 式和关系,包括合同标的、交付方式、产品质量、服务外包出现纠纷时的处理程序和机制等方面新内容,要密切跟踪,及时制订相应的规则,同时,继续做好优化商 业环境的法制建设工作,加快完善与国际商业惯例相适应的法律规章建设。

      3.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外包监管制度。金融服务外包监管制度的构建应该遵循合法原则、风险控制原则、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原则、有效监管原则。中国金 融监管机构应充分认识到金融服务外包活动潜在的风险,立足于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践,借鉴国外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经验,尽快推出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指引文 件和规范架构的监管部门。

      4.重视和加强服务外包的市场研究和数据统计工作。由于国际服务外包是新生事物,相关的市场研究和正规统计相对薄弱,目前有关研究数据主要来源 于业内咨询公司研究估计,在一些概念和统计指标上,如ITO与BPO的界定方面不够清晰统一。政府统计部门、行业协会和学术界应加强相互合作,在研究国际 服务外包概念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开展常规统计,为市场研究以及政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外包服务商方面

      1.培养外包业务专门人才。大型外包服务商可以和高校或培训机构联手合作,根据对外包人才的具体需求,推出外包人才培养项目,使大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通用人才成为可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的专门人才。

      2.了解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外包服务商,要想在竞争中做大做强,关键是要了解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客户风险。外包服务商应充 分了解客户所面临的商业挑战,深入了解金融服务特有的业务流程,保证服务质量,同时确保客户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消除客户在数据安全与客户信息保密方面的顾虑。

      自2009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了更高的外包服务发展阶段,为满足客户的更新需求,对数据细分、深入挖掘等方面都和金融外包服务企业展开广泛合作。在期间涌现出像数银在线”为首的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的身影。此外,很多金融机构由于其所在市场的变化,对金融服务创新性差异化的要求也在提高。以数银在线”为例,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服务结合,为客户提供融资比较和实现一站式融资服务,并整合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融资渠道,集约化受理中小企业融资请求,集成公共信息平台为融资机构提供信用辅证。并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金融专业人员,无论在个人和中小企业融资、电子支付、个人贷款等领域还是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上都能应市场而动,及时地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金融服务外包已成为了中国各大银行经常探讨的话题,多方合作,将银行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服务平台,无疑是帮助银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保证服务的安全性的关键所在。(文/潘锦颖)

    上一篇:IDC:2010中国离岸软件开发市场达33.57亿美元
    下一篇:职业教育与服务外包行业对话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多方合作 推动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多方,合作,推动,我国,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