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外包行业分类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牢牢把握服务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服务外包产业先后经历规模高速扩张、量质并举发展阶段,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元新台阶,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17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早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设定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求我国企业承接合同执行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在产业结构上:要求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技术含量比重明显提升。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57.8亿美元,同比增长9.2%。
服务外包企业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自己培养,也要委托培养,以及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全方位改善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结构和质素。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119万人,其中新增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69.2万人。
从我国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结构中来看,2020年我国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占比44%,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占比40%,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占比16%。
从地区看,2020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企业是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行业主要地区,2020年离岸执行额占比达一半,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地区占比合计21%,其他地区占比29%。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中国服务外包行业面临形势分析
以数字科技创新和应用为引领的数字变革迅猛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也孕育着新机遇,服务外包发展空间将大幅拓宽。同时,服务外包发展也面临着保护主义、疫情冲击等诸多挑战。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相对有利的新形势。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服务外包行业面临的挑战
1、国际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加大
一方面,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加剧。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运用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加强对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掌控能力。新兴经济体纷纷将服务外包作为战略重点,加入到全球服务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保护主义等负面影响带来的风险挑战增加。保护主义、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国际经贸新规则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对全球贸易与投资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给全球服务市场合作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和贸易发展面临的风险大幅增加,形势依然严峻。
2、疫情冲击仍在持续
新冠病毒在区域间转移,疫情波浪式持续发展整体延长了全球疫情影响的时长。全球确诊病例依然居高不下,第二波疫情反弹形势严峻。疫情对经济冲击之强和速度之快都远超预期,疫情“长尾”和“肥尾”继续威胁实体经济复苏。近期疫苗研发的重要进展释放了利好信息,但疫苗的有效性、大规模接种时间以及其他防控措施等仍是重要影响因素,疫情继续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不确定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生产总值将萎缩4.4%,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有5.2%的增长,但这是基于经济复苏与疫苗研发同步进行的情况而做出的。另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尽管有效疫苗研发进程为结束新冠疫情带来希望,全球经济前景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全球实际GDP增长将达到4.2%,低于9月发布的5%的预期。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贸易表现仍远低于趋势水平;第三季度全球商品贸易晴雨表指数升至100.7,但随着被压抑的需求耗尽以及库存补充完成,第四季度商品流动可能将放缓。
3、中国服务外包发展还面临若干自身约束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环境有待完善,应进一步提高对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认知,凝聚战略共识,加大政策促进力度,加强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综合支持环境。服务外包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不协调,需强化产业发展支持,在离岸业务比例、政府购买服务、示范城市扩围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释放在岸服务外包潜力。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服务外包企业在核心技术、集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竞争力较弱,全球交付能力有待提升,市场议价能力有待增强,在承接金额大、执行周期长的合同方面存在难度,人均营业收入和项目利润率有待提高。服务外包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的要求不协调,严重制约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