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客服愈发成为企业形象的代言、品牌美誉的前台
网购电子产品不会用,问客服;商品坏了要维修,找客服;发现货不对版要维权,首询客服……在互联网时代,客服成了许多消费者寻求帮助的重要选择,甚至是联系商家的唯一渠道。可以说,客服愈发成为企业形象的代言、品牌美誉的前台。
然而,最近媒体曝光一些互联网客服礼貌背后的忽悠乱象,引发网友吐槽与热议。有的巧舌如簧向顾客保证质量您放心,却连实物都没见过;有的不解决问题,就会打太极反复说尽快处理;还有的号称24小时客服,实际是12个值班客服应付百万订单量……温柔地推三阻四,礼貌地忽悠、甩锅,客服反而成了客户满意度的隔板、维权路上的关卡、消费投诉的新靶。有网友评价,不解决问题的客服,就是企业花钱买摆设。
造成客服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企业将客服中心视为成本部门。客服及其背后的培训、管理、流程协调,成本投入越来越高。有公司测算,一个客户打了5分钟的投诉电话,企业就花出9块钱。因此,客服外包或者部分外包成为多数互联网企业的趋势性选择。然而,外包节省了成本,却会产生发包方与承包方协调不通畅、发包方赋予承包方处理权限不高、业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等弊端,很容易造成投诉响应慢、问题解决效率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在乐清女子滴滴打车遇害事件中,滴滴外包客服备受诟病,便是例证。
进一步说,无论是自建还是外包,客服好不好归根到底反映着企业的价值观:是服务消费者,还是唯利是图?客服以服务用户为本位,就会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专注于回答用户咨询、解决用户投诉、安抚用户情绪,以此来提升用户体验,树立企业在用户心中美好形象;若以服务企业为本位,就容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小事不闹大,不给企业找事,就可以不管它。问题没有变成麻烦,客服貌似赢了当下,但企业却输了未来,外包公司也背上骂名。要想三赢,企业就必须让客服回归服务用户的本位。
实际上,客服体系不是企业的成本包袱,而是企业的宝贵资产。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卖产品转战到卖服务、卖口碑。一项调查表明,75%的消费者会因对客服不满意而放弃购买行为。可见,客服满意度实实在在影响着产品购买率,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用户体验,企业发展才有好前景。另一方面,客服能够听到用户真实需求,从投诉中掌握用户的痛点、堵点,这些都是企业产品升级创新、市场战略调整的重要参照物。善用客服,就能催生出新的增量市场,促使其成本属性向利润属性转变。
面向未来,智能客服会逐渐替代部分客服功能,但不变的是对客户需求的洞察把握、对服务品质的永恒追求。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打造呼叫(客服)中心之都,做好引导规范、监督管理,不仅能够成为打造客服产业标准的高地,还可能因为占据大量用户需求、痛点数据而成为各个行业转型升级的策源地。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客服将成为各个行业做大做强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