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横评三地应急联动
    南宁:“笨鸟”先飞   提及城市应急联动,就不能不提在全国首家立项建设的南宁市。早在2001年5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使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成为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一套社会应急联动系统。   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是一个基于C4 I概念(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信息)的信息系统,利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将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警台、12345市长公开电话、防洪、防震、防空以及水、电、气等公共事业应急救助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共享各种资源,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向公众提供紧急救助服务。   目前,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正在筹建第三期工程——重大灾害联动平台。这一平台将防洪、防震、防空、护林防火等纳入该系统,将为南宁提供一套应对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社会经济影响大的重大灾害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据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防汛、防洪系统已经建立。   建成后的一、二、三期工程将共同组成南宁的城市应急联动和社会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已经覆盖了市区和原所辖两县共10029平方公里范围,并将扩容至新增5县区域。将来在地理信息系统、车辆定位系统、联动中心安全系统等辅助下,南宁市可实现对突发时间的全天候应急联动。   南宁市通过建设应急联动系统,大大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前每天接听报警求助电话不到1000个,现在每天接听报警求助电话高达5000多个,最多时达7000多个,系统处理能力提高5倍以上。据统计,从2002年5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日平均接听5700多个电话,每月平均超过17万个,统计至2005年7月20日,共接听报警求助电话661万多个,处理各种各类事件达52万多起。   点评:作为一座相对落后城市,南宁市在全国率先打破以往各地由公安系统牵头负责应急联动指挥的惯例,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模式。专门成立一个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由南宁市政府直接领导,具有统一指挥协调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功能。   这种模式被实际应用证明是成功有效的,并且与今年新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一些规定不谋而合。但是,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当地政府的强势主导,并有足够的精力与财力去投入,否则在实际生活中很容易变成一个面子工程。 上海:国际规模   2004年9月30日启用的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其建设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亚洲亦处于领先水平。   从联动中心到各公安分局都采用SDH光纤网连接,即各公安单位间建立了一个应急联动专网,从联动中心到各联动单位则通过政务网互联。联动中心内设有近百个座席,配有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指挥大厅内有大屏幕显示,各种信息尽收眼前。   通过该系统,上海市实现了公安、交警和消防三家联合办公,是我国目前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三台合一系统。系统由接处警分系统、预案指挥分系统、无线通信调度分系统以及录音存储分系统等组成,包括十几个子系统,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而系统中采用的排队交换机、中间件软件以及接处警应用软件则完全采用国内厂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其他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目前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覆盖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全市十几个公安分局和公安直属单位,以及近20个社会联动单位,包括医疗、电力、水务、交通、司法、煤气等。市民只要拨打110或119中的任何一个报警电话,联动中心会根据报警内容,向相关联动单位发出协同作战的方案,共同处理紧急突发事件。   自正式运行以来,中心有效整合相关力量和社会公共资源,在维护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升政府应急综合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效率、控制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运行一年来,共接处警870万余次,其中处警265万余次、联动处警12万余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应急联动单位共同现场处置的警情日均330余起,共涉及上海市民防办、卫生局、水务局等16家联动单位,处置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反应迅速、快速高效,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点评: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的规模,在其启用之日起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即使在如此规模下,考虑到医疗急救专业性较强,需要接线员根据不同的病状迅速做出反应,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理性地选择了暂时不合并120急救中心的做法。   但是,通过电脑联网实现应急联动中心与120急救中心信息互动,并真正实现无缝联动,仍然会有许多困难存在,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面临着如何向更高版本升级其应急联动系统的问题。 北京:位高责重   2005年4月,北京市正式宣布建立北京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在北京市政府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与各个区的市政、交通、公安、地震等各部门协同,共同形成了统一信息平台,使政府在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可做到统一指挥。   借鉴国内外应急体系建设经验,结合首都自身特点,北京市应急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3+2”模式。“3”是指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区级应急管理机构和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2”是指分设以110为龙头的紧急报警服务中心,以市信访办12345为统一号码的非紧急求助服务中心。截至今年11月,北京市18个区县都成立了区县应急委和应急办,13个专项指挥部的整合组建工作也将在年内完成。紧急报警服务中心和非紧急求助服务中心的整合组建工作也已启动。   北京市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包括预测预警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应急决策和处置机制、信息发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和调查评估机制等七大机制。通过日常应急值守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在应急工作的实践中,运行机制正不断获得完善。   目前,北京市已建成了市应急指挥平台。通过整合分散在各委办局的信息、通讯、物资等应急资源,建设起依托图像监控、无线通信、有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综合保障“五大”技术系统的市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具备了对社会面的监控、现场图像的无线传输、视频资源整合、无线通信指挥调度、有线通信集中指挥调度和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等六大功能。   北京市应急体系启动以来,在4月涉日游行、8月台风“麦莎”等事件、国庆假期社会安全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前三个季度,北京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40人,下降10.4%;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的安全事故,较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7.5%;重点行业和领域伤亡事故均有所下降。   点评: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建设完善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北京市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北京市通过贯彻“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领导责任制”,有效保证了应急委指挥权的权威性,确保了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联动机制的快速有效。   与此同时,北京市采用的分级管理、专业处置方式,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效率。目前,北京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教育群众,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意识。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上一篇:讯鸟软件以技术创新促进呼叫中心的的整合应用
    下一篇:应急联动:多国部队 实现统一指挥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横评三地应急联动 横评,三地,应急,联动,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