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前沿技术的三大核心,并且与产业有效融合,延伸出品类各异的产品。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语音识别(ASP)技术的日益增强,有利于智能客服产业的发展。
首先,说起客服这个并不陌生行业,客户服务的概念来源于美国,最早由泛美航空公司在1956年推出。
直到90年代末,以传统呼叫中心的客服模式才传入国内,随着这些年科技创新,尤其智能产业的发展,这些技术也引用到客服行业中,由传统呼叫中心、在线客服延伸出智能客服的新型服务模式。
2006年,小i机器人公司推出面向政府机构的智能机器人,这是国内最早涉入智能客服领域的企业之一。由于当时各个企业发展有限,以及对服务领域关注度不够重视,智能客服发展和推动的资源非常有限。
直到电商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淘宝商城(天猫)推出11.11活动,在活动当天,用户的咨询量是往日的上千倍,淘宝的人工客服难以满足其需求。于是,淘宝赶在2016年11.11活动之前,推出其公司最新智能客服产品——阿里小蜜。
阿里小蜜果然不负众望,2016年11.11活动当天服务人次632万,相当于5.2万人工客服不间断服务24小时的量。
1、腾讯智能客服的诞生
与阿里同台竞技的腾讯,面对阿里小蜜产品的成功,是做出如何反应?当时腾讯客服团队,还未拥有自己的智能客服产品。
迫于同行业的竞争,也迫于用户咨询量日益增加,腾讯客服团队在2016年底,紧急并有序的组织新的架构——腾讯智能客服团队,投入到智能客服产品的研制。
研制智能客服产品,其核心是服务于用户,而懂用户除了产品人员外,更重要的成员,是运营线的客服人员。
因此,运营团队主要成员来自于客服。不仅腾讯如此,而且阿里智能客服团队的组织架构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据悉所知,阿里的智能客服运营团队,在开发、产品的团队之间的权限更大,其话语权更有分量。
腾讯产品的理念,有个重要环节——灰度,意思就是开发一个新的产品或迭代新的功能,先开放少量用户体验,后续再放全量,其目的确保产品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致命的产品、运营故障。
由于腾讯产品众多,仅游戏的品类,在2016年就达到200多种,更何况还有社交+增值等众多产品。
腾讯最大的核心产品当属微信,微信不仅是产品,而且还是富有深远战略性的生态。微信支付就属于微信生态下最耀眼的业务,它对标则是阿里的支付宝。
只要智能客服接入微信支付业务,处理的好,其他腾讯产品和业务就更不用担心解决不了。因此,腾讯智能客服团队先从微信支付业务作为试点和灰度。
临近2017年的春节,腾讯智能客服的架构以及后台系统,全部落实到位。
腾讯智能客服依托微信的框架,嵌入公众号,其对话的交互方式,全在腾讯客服公众号完成。
2017年春节过后,腾讯智能客服接入微信支付业务试运行,其效果的数据均达标,就开始面向腾讯所有现象级、星级的产品,譬如,王者荣耀、腾讯视频、微信功能等。
2、面对质疑,如何解决
2017年之前,腾讯客服采用人工客服解决用户反馈、投诉的问题,与其他企业的人工+机器客服的服务模式相比,腾讯传统服务模式效率低,很明显就反映出来。
当然对于其他企业凡是采用传统人工服务模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造成,部分更加需要人工解决的用户,却因其他小白用户占用资源,导致这些用户难以及时或无法获得人工服务,导致产生更多风控风险事件。
传统纯人工服务模式,带来2种问题:
1、服务资源分配不均;
2、无法海量解决用户问题。
以上的问题,没有从事在这个行业的人,会异口同声的给出解决方案:就是大量投入更多人工客服。然而,这种方案只是透过现象,没有看到本质的问题。
在客服行业中,已统计用户反馈问题的数据,72%的用户反馈问题,属于常规性问题(小白问题),这类问题相当于买了手机,手机该怎么充电性质一样,均可通过说明书了解清楚;28%的问题,才真正需要人工客服介入处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用人成本逐渐增加。一个企业要屹立在竞争激烈的风口中而不倒,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在技术研发、产业创新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才能得以生存。如果单凭人海战术,是难以生存的。
就以阿里巴巴客服团队来说,如果按传统服务模式来定义,淘宝(天猫)双十一活动,就需要6万人工客服,才能服务所有用户量,阿里的用人成本可想而知,况且阿里全球员工数才103699人。
企业不断在发展、强大,其用户量随之增加,服务团队人数也在增加,但是对于一家上亿级用户量的企业,投入更多的客服人员是治标不治本。因此,智能客服的应用迫在眉睫。
现在众多大型企业,譬如,阿里巴巴、网易、京东、招商银行等,应用智能客服来解决用户的小白问题,涉及到技术性、复杂性的问题才会分流至人工客服处理。
这才能高效率解决用户的问题,合理分配用户的服务资源,避免用户寻求客服帮助的等待之苦或寻求不到客服的无奈。
来自蚂蚁金服埃森哲的2019年新客服白皮书报告,2017年智能客服为平安人寿节约3000万人力成本,每天处理用户60多万人次,解决率达到90%。
这种大环境下,腾讯智能客服其背后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依托于多年稳定的用户服务数据,深度结合前沿技术应运而生。
腾讯智能客服的投入使用,其效果收益可观,有效的解决用户的常规性问题,以及合理分配用户的服务资源。
然而,对于任何一家大型企业在处理问题出现偏倚,很容易被推向风口浪尖。
虽然自然语言理解技术逐步在增强,但是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尤其博大精深的中文,语言处在不同的语境时,容易造成理解的误差。
譬如,这个苹果不大好吃,这个短句加上逗号或者空格,就形成多种不同之意,这个苹果,不大好吃,就变成苹果不好吃;这个苹果不大,好吃,则变成苹果好吃。所以,智能客服理解人类的语言是基于技术层面,它难以跟人类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媲美。
然而,我们对智能客服寄托太大期待,少了应有的理解和包容,总认为智能客服其理解能力就应当跟人类一样,往往抱着这样的想法,只会让我们更快失去耐心,对智能客服产生排斥感。
更重要事情,通过数据可知,人们与智能客服交互过程中,习惯把一句话的意思,分开两句话来表达,这给智能客服的理解能力带来莫大挑战。这类问题,是当前智能客服所遇到难点之一,也是亟待攻破的上下文交互理解技术。
再加用户大部分说话的习惯方式,表达一个问题或观点,总习惯先铺垫一大堆细节原因,再说核心问题点。以致于用户还没描述到问题点,用户就失去耐心,断章取义的认为智能客服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如果用户直接表明问题点,对于智能客服而言,是能轻而易举帮其解决的。
所以智能客服上下文理解能力的弊端,就容易被用户吐槽和质疑,甚至还会被用户发到微博、知乎、资讯网站进行批评。
新型产业的诞生和推广,总会遭受非议和质疑。就如当年火车第一次进入中国,冒出烟雾,发出轰隆的声音,清廷贵族视为邪物,将其拆卸。然而,火车的应用是推动世界进入现代社会最大发明技术之一。
不仅腾讯智能客服受到非议,而且其他大型企业应用智能客服也受到众多的质疑。
智能客服的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究阶段,但其市场价值还未完全被深挖,来之鲸准研究院报告,2018年智能客服市场规模达到300亿人民币。未来更多新兴产业的迸发,以及金融产业日渐成熟,智能客服的市场需求会越发重视,其价值还会持续上升。
智能客服的技术有待提高时,为了更好解决和服务好每位用户的反馈问题,腾讯智能客服除了应用技术外,也在运营方面下注重心。
3、未来的使命
腾讯智能客服与用户是通过文字形式交互,因此,文字内容和排版格式尤其重要,同时对话的交互套路设计更加拟人化,处理用户问题才能更具以人为本,不断改变以往智能客服冰冷冷的交互方式。
面对非议和质疑,腾讯智能客服始终不忘初心,以用户为本,高效解决用户问题为使命,正如其口号,有问题,找小Q,虽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人为的水准还任重道远,但是腾讯智能客服始终没有放弃,在技术和运营能力持续不断的投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