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清早,酉阳县毛坝乡毛坝村张金平农家乐里,几位游客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主城。老板娘黄金容一直在他们身旁念叨:各位慢走哦,回去别忘了帮我们宣传宣传,谢谢,谢谢……”
游客的口口相传,是黄金容唯一的营销方式,这也是重庆农家乐的普遍现状。
近两年,避暑经济的风起云涌,让高山地区的农家乐呈现爆棚之势。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随着农家乐数量的急剧膨胀,加强营销能力,无疑已成为当务之急。
自行营销:几为空白
营销?”听到记者的问题,黄金容怔了一下,没明白什么意思。记者赶紧补充:就是你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你的农家乐。”
就靠游客的口碑。”她说,至于宣传,基本上没有。现在还有些回头客,已经很不错了。”
这两年,我市发展了1万余户高山避暑农家乐,经营者大多是原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尽管放下了锄头,端起了餐盘,但对于营销,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即或有些以前做过餐饮、或在酒店打过工的村民,营销意识也仅仅是停留在印点名片、做做资料的原始阶段。
市扶贫办曾做过抽样调查,这1万余户农家乐的经营者中,初中以上学历的不足50%。不少人甚至连远门都没有出过,接待游客也是最近两年的事。
这几年,市扶贫办针对乡村旅游的培训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由于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培训的地方太多。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炒菜做饭、待人接物、清洁卫生等都进入过课程中,这些还能在短期内见到些效果,但营销培训却无从下手。
营销失衡:庞大客源”的背后
尽管缺少营销,但客源确实不少。今年气候不佳,毛坝乡依旧住进了好几百游客,黄金容的收入虽然比去年有所降低,依旧有三四万元收入。
数据显示,从5月至7月底,我市高山避暑农家乐已接待游客48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1亿元,按照1万户农家乐计算,平均每户的收入超过4万元。
现实是,一来以高山纳凉村为主的避暑农家乐确实没有营销方式,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观念;二来他们的生意确实不错,甚至有时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状况。”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定波说。
无营销、有客源,这种矛盾的现状,一直伴随着乡村避暑游的发展。
当前,市民所熟知的避暑产品通常依托于景区而存在,部分地方政府注重大景区、大项目的营销,而忽略了对这些景区之外的特色项目的宣传。”秦定波说。
市农家乐协会相关负责人坦言,一个农家乐、甚至一个村的营销能力都极其有限,必须从更高层面进行形象品牌包装,然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比如,一说到贵州桐梓、习水等地,我们难以想到什么景区,但‘清凉’、‘适合避暑’等招牌已在脑袋里形成思维定势,这便是营销的结果。”
村游网”:或为突破口
作为避暑游的主体之一,农家乐的营销之路该何去何从,各方面也在想办法。
乡村旅游现在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秦定波说,针对重庆夏季高温的特点,我们将重点发展仙女山国际度假小镇、黄水风情小镇、巫山县神女风情小镇、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等优势项目。”
在品牌打造上,市旅游局的意见是建立一套乡村旅游的品牌体系,其中将巴渝人家”作为我市乡村旅游的总体品牌,再下设4个区域品牌、10个片区品牌和38个区县品牌。
而市扶贫办方面,该办与陕西一家网络公司签订了协议,组建了重庆村游网公司,以此对重庆乡村旅游做整体推介。
在市扶贫办的设计里,村游网不单是一个网站的概念,而是要集成系统管理等各项内容。
因此,以村游网为核心的营销方案分为几步走:首先,用两年左右时间采集全市所有农家乐的信息;其次,在每个片区,每个村都设立一个村游接待站,实时掌握农家乐的数据;最后,通过在城市中大量营销,有组织地邀请游客到村里去,为农家乐提供较为稳定的客源。
在营销方式上,村游网主要有以下五大手段:一是将景区客源引流到农家乐;二是开发用自驾游后备箱”带动贫困地区农特产消费;三是打造行业生态圈,为农家乐提供培训和金融服务;四是联合各区县扶贫办及当地旅行社,建立各区县乡村旅游移动平台,利用微信、网站等进行线上推广,将各区县资源整合、包装推向市场;五是联动周边各省的旅行社、媒体资源推介重庆乡村旅游。
今年上半年,村游网交易额实现1100万元,算是取得了开门红,一些数据采集和营销工作也逐步在施行之中。孙元忠表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只有找准了特色,才能有效营销,种种细节,尚待细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