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合肥等新型肥料企业是展会的常客,因为需要展示形象,需要营销。
复合肥等新型肥料企业是展会的常客,因为需要展示形象,需要营销。
但是展会经济越来越平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也很简单:经过数年的开垦,草莽时代的市场拓荒已经结束,对于经销渠道而言,大多数企业已经没有空白市场,需要的是增加渠道的利用率以及渠道的黏性;由于产品的百花竞放,产品来源增多,很多经销商也不再将展会作为寻找产品的平台了。
虽然展会经济渐弱,但是仍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平台,否则一个企业如何构建大场景的竞合空间?特别是今年业内情况复杂,暗流涌动,虽然表面上不显,但是颇有几分惊心动魄的味道。一方面是粮价下跌,农民投入谨慎,一些产品遇冷;另一方面企业都在拼命积攒自己的优势,以期拉开距离或者跟上队伍。
这样的撕扯间,就有两个分裂,一方面企业想找合适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又不想参加常规的展会。
专业展会频频遇冷
3月底,中原肥料双交会召开,这个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的区域展会,虽然依旧企业众多,但是我们发现今年的参展企业以河南企业为主。往来的经销商也不复前几年比肩接踵的盛况。
盛会的流水席,或许盛放之后就是今天的模样?
好几家常客都已经不见踪影,难道是对于河南市场不再重视?显然不是。像史丹利、金正大这些标杆企业当然不会缺席,史丹利仍然是大特展,而金正大稍显低调今年参展的是奥磷丹品牌,占了两个标准展位的位置,据市场部介绍,今年奥磷丹参展是因为市场需求。
那么,为何企业参与度并不高?红四方农化三公司营销总监梁凯认为,企业参展是为了展示形象,扩大影响力。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个区域将是企业要重点发展的区域。今年河南市场的环境很好,农资打假的力度很强,今年截止到3月份红四方在河南的销量比去年同期要好得多。梁凯表示,今年大多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投驻市场,都沉下去了,更加强调在市场上的精耕细作,都在默默地做市场。就展会而言,不可否认展会在公司的地位是越来越低了。
的确,当展会招商的效果几乎殆尽的时候,展会就需要改变。当展会成了展示和交流平台的时候,就要强调交流的畅通和形象展示的个性化。
新都化工副总裁刘晓霞表示,在展会上其实企业有一些东西是展示不出来的,展台的高大上并不一定能反应什么问题,自己的经销商也不会因此高看自己一眼;现场噪杂的环境也会给交流打折扣。刘晓霞认为,展会经济走到目前是一种进步,毕竟化肥展会和汽车不一样,新品的展示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和震动。
其实,这个并不是个案,每个省的植保会也都是如此。转型是必然。
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渐盛
与专业展会频频遇冷不同,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渐盛。
高逼格,专业性强,有意义的会议成了很多企业做展台的首选。
有业内人士认为,展会与企业要匹配。企业需要的是务实、匹配,在展会上展示最核心的东西,互动交流。
3月,马铃薯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上,很多企业搭车做展台,争相交钱来做展台。笔者很奇怪,他们为的是什么?才几百人的会议值得这样的投放吗?有企业介绍,是因为目标客户精准,因为这个专业的论坛能给企业给客户带来价值。
是这样吗?因为精准,所以参加。笔者有些疑虑,或者是因为面子也不一定。
在4月初的IFA同New Ag International主办的第四届缓控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国际会议同样火热。几个月前全球缓控释肥料的领军企业均已经确认赞助该会议。会议现场很多企业的展台也很是热闹,鳞次栉比的都是大企业。展位上也并没有很多人,参与企业不知道收获了什么,却都是比较满意。
当然不止是上述的这些,单个会议的时候见到几个企业的展台,总觉得是偶然现象,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偶然多了好像就必然起来了。都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大概就是了。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若一阵风吹皱行业的一池秋水。
或许,对企业来说,付出多少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产品、企业与展会的定位、规格匹配。企业推出的产品和参与者能有更高的契合度,受众更精准。
对于参会者而言,愿意去掏钱去听会、学习,也愿意顺便看看大企业的风向。能够在一场专业的会议上学习,又能够看到很多专业大企业的新品,是一件多么畅快的事。
当然以会议为主体的展会,只能是小众或者小型的,没办法邀约全行业的企业和全作物的使用者。或许,也正是专业才让企业看重?那么,以后的专业展会怎么办?
低调的奥磷丹
以后的专业展会该怎么办
专业展会当然还是有需求的,这个毫无疑问。存在即合理,不必多费唇舌讨论它的必要性。问题是会议的举办方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客户——企业和经销商,这个是大家需要探讨的。
提高规格
提高规格,这样讲其实很奇怪,这个并不是笔者的本意,但是不停有企业在说这个问题。就像全国磷复肥会议一样,据我们所知其门槛已经不低,很多中小型企业并不能去参展,但是仍然有很多大企业说要继续提高门槛。
有企业认为,展会带动了一些小型企业,这样对于大企业而言继续参与的积极性就降低了,所以还是要提高规格。
也有经销商反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交会无论是规模还是形式都比往年冷清了很多,河南的化肥品牌虽然来了不少,但都以小厂家为主,不成气候,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都差强人意,不能成为他选择产品的依托。
其实作为会议主办方也是两难,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客户不负卿。一方面是新晋企业想进入展会来展示其产品和企业的愿望强烈,一方面是来自老牌强企和经销商提高门槛的呼声高涨。
盛会的流水席谁都想参与,但是还是有个门槛会让人更珍惜这个机会,除了饥饿营销之外,也能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提高主办方的公信力。
配套服务
展会的配套服务并不是指装修呀,水电、洁净之类的,虽然这个也是必须的。更重要的配套服务是给客户带来价值,也是展会引流的一个重要举措。
很多参会人员对论坛、报告等这些对企业有指导性的、实际的东西比较看重。虽然目前免费资讯满天飞,但是自己发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只能作为点子而无法成为策略。但是有主题的论坛就不一样,能够系统地讲述一个问题,从而带来一个思路的开拓。
对于学习,对于判断风向,很多人还是很在意的。有经销商的一句话,笔者深以为然。他说,他自己判断不出来未来的趋势,但是很多企业和很多专家应该有这样的能力,他多听多看或者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也愿意在专题会上分享自己的观点,他们也都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也愿意别人分享他们的成果,从而渐少行业试错的成本和机会。
遇冷的并不只是展会。
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微信朋友圈,APP,商城,免费的资讯,海量的信息推都推不走,谁还会心心念念去要付费的东西?当你浏览着网上永不落幕的展会以及产品信息的时候,你还会专程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去参加展会?当网红经济骤然而至,很多营销方式不也都得随之而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领导向笔者表示,目前展会的问题是展会太多了,区域性的展会一个接着一个,大同小异的展会,企业也疲于应对,所以只挑着重点区域的重点展会参与。目前很多小型企业参与性高涨,不过是想搏一搏,而未来几年的市场才是真的残酷,一定会有一批企业转行。
该人士认为,展会是由企业和经销商以及组织者共同参与的,仅仅提高门槛解决不了展会的问题,还需要有更多的内在的东西来吸引厂商。
其实媒体也一样,自媒体的火热干掉了很多纸媒和电视媒体,很多曾经煊赫一时的媒体不也面临调整或者停刊的命运?企业的代言人突然就被网红干掉了,老产品被新产品迭代,老牌企业被生力军超越……
若不转型,不想着提高服务体验,不想着提高价值,谁又能收视长红,谁又能领风骚数百年,谁又能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