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与东风合并再进一步。
2017年2月17日,长春。一汽和东风盛大集会,共同成立“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该研发中心主要工作是就智能网联、燃料电池、轻量化等重大技术领域展开攻关。
一汽和东风的高管倾巢出动。东风汽车包括竺延风、李绍烛、程道然、刘卫东、温树忠、乔阳、杨青,中国一汽包括徐平、秦焕明、滕铁骑、金毅、董春波、王昭翮悉数到场签约仪式,由于领导太多,以至于大名鼎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汽技术中心主任李骏博士的名字未能出现在新闻稿。出席的高管阵容可见双方对此次合作表达了无以复加的重视程度
在双方对外发布的新闻中,该创新中心承担了两项任务:1、联合研发前瞻技术,并共享成果。2、培养双方共享的战略供应商。
上述好处是一汽和东风合并最重要的理由之一:1、降低重复研发成本,尤其是面对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2、发挥规模效益,降低采购成本。战略供应商就能发挥此效应。此举可视为两家公司朝合并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汽东风合并传言由来已久。2015年7月6日,曾任一汽集团总经理、吉林省委副书记竺延风南下东风,出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次日,原东风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平北上一汽,出任中国一汽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此举普遍被认为是为未来的合并埋下伏笔。
2016年8月6日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升任通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此举也被认为是为重组而展开的人事安排。
2016年12月9日,在国资委的一个新闻通气会上,其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喜武告诉媒体,2017年国资委所属央企的兼并重组将继续向前推进。一汽和东风的合并被寄予厚望。
高层在强力推进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国企符合各方利益,既符合国家战略需要,也符合市场竞争需要。
今天,一汽和东风所成立的“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呼应了各方的期待。
可以得出的一个判断是,一汽和东风合并的进程开始提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车企正处于一个有利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时机,国资委下属的车企应整合资源,停止内耗,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快速发展壮大。
2、全球汽车产业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剧变,新能源、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使得汽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格局、商业模式均会发生剧变,中国的汽车产业有可能、也应该抓住这百年一遇的机会,争取获得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国有车企应该成为当然不让的主导力量。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正捋起袖子,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
3、一汽和东风如果合并,将在研发上节省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这些资金可投放在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共享出行等足以影响未来格局的战略方向上。此外,产能的利用、生产基地的布局协同、零部件采购的规模效应都可大幅度提升。
4、一汽和东风合并之后,以2015年的营业额计算,将达到1457亿美元,与福特、通用、戴姆勒三家的差距非常小,在完成重组后就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集团。拥有更多的财力,以及更多的话语权,立足于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战略引领机会。
5、和地方国有汽车企业相比,汽车央企目前发展势头相对落后,经历反腐风暴之后,两大央企大量涉事高管被带走,此时亟需强有力的行动和强有力的领导,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6、过去两年,国资委下属央企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组,并已取得成功和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有助于推动汽车行业的重组。
7、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战略已非常清晰,在执行力量上央企理应冲锋在前,依赖私营企业相当于“单轮驱动”。
汽车行业的重组显然不像其他行业,它不是倒逼下的重组,而应该是一种主动型的战略重组,汽车央企的重组应该为稳定GDP的增长、助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国汽车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发挥强力作用。
这是历史的责任、也是百年一遇的机会。但是,这个时间窗口不会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