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浅谈Python面向对象编程oop思想心得

    花了几个小时给小表弟普及了一下OOP的知识,索性总结一下写篇文章。

    OOP全称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即面向对象编程,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称呼,是因为这个概念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相对于“面向过程编程”的称呼。

    而要了解什么是面向过程,就要从最早的即非面向对象,又非面向过程的原始编程说起。

    上古时期

    在最早的编程的上古时期,程序都只是简单地顺序执行:

    print("dosometing")
    a=int(input())
    b=int(input())
    result=a+b
    print("{}+{}={}".format(a,b,result))
    print("dosomething")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如果某部分代码需要重复执行,比如上边那段输入两个数字并打印结果的代码,如果需要再次执行这个逻辑怎么办,难道要再写一遍?

    某些语言,比如C语言,会这么做:

    print("dosometing")
    a=int(input())
    b=int(input())
    result=a+b
    print("{}+{}={}".format(a,b,result))
    print("dosomething")
    goto 2
    

    这里只是用python伪代码表示C语言的写法,这段代码并不能真正执行。

    C语言可以使用goto语句打乱编译器“顺序执行代码”的逻辑,强行让编译器跳到指定的代码行执行代码。

    看似可以解决问题,但这样带来另一个问题,频繁地使用goto语句将破坏“顺序执行代码”这个最基本的规则,也极大地降低了代码地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不要说让别的程序员去阅读这样的代码,就算是作者自己,隔个几个月去看估计也会头疼。

    所以就有了“面向过程编程”。

    面向过程编程

    面向过程主要解决了上面出现的“代码复用”问题,将需要重复使用的代码片段封装为一个函数,只要进行简单的函数调用就可以重复使用这段代码:

    def input_and_print():
        a = int(input())
        b = int(input())
        result = a+b
        print("{}+{}={}".format(a, b, result))
    print("dosometing")
    input_and_print()
    print("dosomething")
    input_and_print()
    
    

    看似问题解决了,也没啥大问题。如果我们要解决的都是“输入两个数字相加输出一个结果”这种小儿科的问题当然如此,但是编程的世界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假设我们需要用程序模拟一个“简单”的饮料机,如果是面向过程编程,可能会这么写:

    STATUS_READY = 0
    STATUS_COINED = 1
    def coin(now_status):
        if now_status == STATUS_READY:
            print("投入一枚硬币")
            return STATUS_COINED
        else:
            print("已经投入硬币了")
            return now_status
    def get_drink(now_status):
        if now_status == STATUS_COINED:
            print("吐出一瓶饮料")
            return STATUS_READY
        else:
            print("请先投入硬币")
            return now_status
    machine_status = STATUS_READY
    machine_status = get_drink(machine_status)
    machine_status = coin(machine_status)
    machine_status = get_drink(machine_status)
    
    

    似乎这段代码表现的也还不赖,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为函数无法保存“状态”,我们只能在函数外部设置一个变量machine_status表示饮料机的状态,并且每次调用函数时作为参数传入。

    这样做有两个缺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有了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编程

    我们看如果是面向对象编程,要如何编写一个饮料机:

    from enum import Enum
    from enum import Enum
    class MachineStatus(Enum):
        READY=1
        COINED=2
    class DrinkMachine:
        def __init__(self) -> None:
            self.status=MachineStatus.READY    
        def coin(self):
            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READY:
                print("投入一枚硬币")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COINED
            el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COINED:
                print("已经投入了一枚硬币")
            else:
                print("未知错误")    
        def get_drink(self):
            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COINED:
                print("吐出一瓶饮料")
                self.status=MachineStatus.READY
            el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READY:
                print("请先投入一枚硬币")
            else:
                print("未知错误")
    dm = DrinkMachine()
    dm.get_drink()
    dm.coin()
    dm.get_drink()
    

    可以看到,现在“饮料机”这个概念是一个整体,包含了饮料机的状态和所提供的功能,而饮料机的状态变化也完全封装在对象中,“用户”无需操心状态的变化,只要按需要调用对象的方法即可。

    什么是OOP?

    现在让我们回到标题,到底什么是OOP,其实对象并不是一个编程专有的概念,就像设计模式来源于建筑一样,对象同样是一个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概念。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围绕一个事物实体展开的,比如开车出去,你首先要有一辆车,4个轮胎,有发动机,加满油的车,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对应到OOP中,就像是组成对象的数据。而这辆车所提供的功能,比如能载人,能拉货,能开,这些都是车提供的功能。对应的OOP中就是对象拥有的方法。这显然是很符合人类习惯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即以围绕事物(对象)来思考问题。

    而面向过程就不是那么符合人类常识了,它只关注过程(函数),即只要能载人或者拉货就行了,不是很关注具体你用的是私家车还是坦克。

    所以OOP是一种编程领域借鉴来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思想,而封装、继承和多态是具体实现这种思想的手段和技术细节。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Python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深入分析【构造函数,组合类,工具类等】
    • Python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入门教程【类,实例,继承,重载等】
    •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基础解析(一)
    • 简述Python中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
    • python学习之面向对象【入门初级篇】
    上一篇:基于python编写的shell脚本详细讲解
    下一篇:PyTorch一小时掌握之迁移学习篇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浅谈Python面向对象编程oop思想心得 浅谈,Python,面向,对象,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