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3 年网络订餐APP进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开始,众多第三方外卖平台纷纷涌现,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类狂奔的送餐“骑士”,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网络订餐APP已经成为人们手机里的常备APP。与此同时,网络订餐也开始成为人们餐饮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线外卖更是成为餐饮O2O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产品。据统计,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 1 亿,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达到1. 9 亿, 2017 年互联网外卖市场势头更是有增无减。
传统餐饮走上转型之路绝非心血来潮
由互联网引发的这场龙卷风刮进了每个传统餐饮经营人的心里,短短几年,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传统餐饮的经营模式,从“网红餐饮”的出现,到网络订餐的大势崛起,再到现在的线上排号、触屏点菜、电子菜单、移动支付、线上点评等等,人们的消费模式正越来越智能化和网络化,餐饮消费模式和支付方式的转变让餐饮人看到互联网正快速向传统餐饮业渗透,事实上,餐饮大环境正在发生变革。
一、“网络口碑”成为影响餐饮业的第四大决定因素
一直以来,菜品、办事和环境这三大要素是消费者选择餐厅的决定性因素,餐饮从业者只需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用餐环境、优质的人工办事和绝佳的菜品即可保证必然流量的消费者。然而,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网络社交时代,无论是好口碑还是坏口碑,消费者均可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通过点赞、转发、分享等方式实现细菌式的传染性传播,从而影响线下客流量,餐饮中的社交因子形成的“网络口碑”也因此成为餐饮人不得不重视的因素。
以现下较为红火的互联网餐饮店为例,大家较为熟悉的莫过于早些年出现的“雕爷牛腩”,这可谓是最早的“网红餐饮”,类似的互联网餐饮店还有 14 年出现的黄太吉、人人湘和伏牛堂等,加上本年刷爆伴侣圈的“丧茶”和“喜茶”,这些互联网餐饮店均由网络口碑衍生而出,限量购买、现象级排队可谓是这些互联网餐饮店的代名词。不难看出,这些互联网餐饮店在短时间内依靠网络口碑迅速崛起并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不停为线下餐饮店带去大量的尝鲜人群,创造井喷式新客流,网络口碑的威力可见一斑。
二、移动端客户成为餐饮行业竞争的主力人群
饮食之欲,人之根本,经济再不景气,人都离不开吃,更别说是舌尖上的中国,一日三餐甚至一日四餐,每一餐都是一次可以预见的盈利机会, 13 亿的消费群体和庞大的市场刚需使餐饮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陈诉》,截止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 3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 95 亿,占比达95.1%,同比提升 5 个百分点。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已经从线下走到线上,绝大部分人近对折的时间花费在上网,机不离身更是一种常态,隐藏在移动端后的客户成为每个餐饮经营人都看得见的肥肉。
餐饮大环境的改变对传统餐饮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近年来,餐饮业在食材、房租、人工、能源等成本不停增高,再加上在办理和营销上存在必然的毛病,传统餐饮业的日子并欠好过,困境重重的传统餐饮似乎已成为“笼中困兽”。然而,马云曾说过“传统企业,要么转型,要么死”,这话简单粗暴但却不是空穴来风,“适者保留,优胜劣汰”仍然是万物保留的唯一法则,要么适应环境,要么被市场淘汰,依托互联网进行改造成为传统餐饮的救命稻草。
破与立,传统餐饮华丽变身餐饮O2O
实际上,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传统餐饮人率先作出了抉择:历经 16 载春秋的粤菜代表唐苑酒家告别白宫,华丽转身为“米星”,具有百余家连锁店的板屋烧烤结合互联网推出“会烧烤的擎天柱”,凉茶品牌鼻祖“王老吉”联手互联网和电商巨头打造“超吉+”,传承百年的中华老字号“潘高寿红参姜茶”主动拥抱社交化电商.......,众多传统餐饮业纷纷走上转型之路,其中,金百万、仔皇煲的互联网自助餐厅、O2O众筹的重庆小天鹅、O2O办事体验的海底捞等更是实践O2O转型成功的典型代表,纵不雅观转型之路,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细分市场,提炼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卖点。提到办事想到“海底捞”、提到毛肚和菌汤想到“巴奴”,提到高性价比想到“外婆家”,对市场的精细划分、对自身的精准定位让这些餐饮企业拥有一群忠诚的消费者并牢牢占据必然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