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个行业到什么时候才能被判定为到了收官阶段呢?1、行业新增用户规模缩小,用户红利消失;2、竞争者数量减少,行业进入壁垒大幅度提高;3、行业格局明朗,并购活跃。下午看到阑夕的一篇文章叫《共享单车进入最后的收官期》,这篇文章被很多业内人士分享到了伴侣圈,想来应该也是有不少人认同。
仔细看这篇文章,其实有点拉偏架的意思,间接的帮OFO说了很多好话。抛开这些细节不去讨论,现在就断言共享单车进入收官阶段,恐怕有点草率。
一个行业到什么时候才能被判定为到了收官阶段呢?至少应该有这么几个特征:
1、行业新增用户规模缩小,用户红利消失;
2、竞争者数量减少,行业进入壁垒大幅度提高;
3、行业格局明朗,并购活跃。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共享单车市场完全没有出现上述情况。
首先,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远远没有触及天花板,行业新增用户规模仍然很大。从易不雅观公布的5月份数据来看,ofo和摩拜的月度活跃用户均在2500万摆布,行业top10的企业加起来,月活跃用户也才5000万摆布。
共享单车作为出行工具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这个需求到底有多少人需要,很难精确的计算,但是我们可以将共享单车与地图导航类产品的用户规模作对比,大概就能感知这个市场的增量空间还有多少。
同样作为出行工具,目前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的月度活跃用户规模都在亿级。从易不雅观公布的5月份数据来看,ofo和摩拜的月度活跃用户均在2500万摆布,行业top10的企业加起来,月活跃用户也才5000万摆布,整个行业的潜在用户仍然多的可怕。
从运营的城市来看,ofo和摩拜全球运营的城市别离是120和100个,整个行业top10加起来进行去重之后,,而仅仅中国国内,常住人口规模50万的中等城市就有接近300个,还有很多城市都没有享受到共享单车的办事,这些也都是尚未开发的增量。所以,共享单车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市场容量,用户红利仍然存在。
从竞争者数量看,目前整个共享单车行业正常运营的企业超过30家,而且不停有新来者加入。从企业进入壁垒来看,当下并没有相关政策进行限定,所以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拿个几万块买些自行车来,就可以开始共享单车创业了。
事实上,虽然有少数几家公司经营不善而被迫关闭,但整个市场仍然十分活跃,行业进入门槛极低,尤其是对于巨头尚未进入的部分中小城市,几乎不存在进入壁垒。
从行业格局上看,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市场集中度在迅速提高,ofo和摩拜双寡头的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双寡头之间的竞争,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从易不雅观发布的5月份APP排行榜数据看,ofo5月活跃用户规模2537万,摩拜5月活跃用户规模2244万,OFO略高于摩拜。
但是易不雅观的数据只估算了独立APP的使用情况,并没有把APP之外的调用行为纳入进来。摩拜在微信的入口被调用的数据,易不雅观这份榜单的数据里是没有表现的。
所以,如果把摩拜在微信入口上的使用情况也纳入进来,那么ofo与摩拜的竞争,可能就更加焦灼,双方之间的比较优势都并不十分明显,谁领先谁,也很难判断。
别的,行业进入收官期,一般都会陪同着大的并购案不停出现,行业巨头为争夺市场份额以及加强对上下游资源的控制权,都会加强并购整合,就像曾经的外卖、电商、OTO所上演的剧情那样。但是到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目前仍然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并购。
所以,虽然两大寡头OFO和摩拜已经完成对其他同类产品的绝对超越,虽然整个行业增长都快到让人不敢相信,虽然投资人已经在这个行业砸下了数十亿美金,但是,共享单车离收官之战,还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