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有流量,有钱,有技术,也有人才,但冲进电影圈才发现,本身面临的是一个本身完全不熟悉,运气和机会分成更高的陌生领域。商业世界里,每个领域所收获的注意力总是和其买卖大小、市场前景挂钩成正比。所以我们看到,电商、视频、内容分发、共享经济这些领域在过去几年里始终连结着引人注目的热度,而像物联网、智能硬件、O2O则逐渐被边沿化。
原因正如《动物精神》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即即是再理性的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也会被动物精神,也就是信心所支配。互联网行业的起起伏伏,正是本钱、市场、从业者心态以及信心的晴雨表。
在过去一到两年的时间里,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开始高调进军影视公司,从而引发海啸,从传统巨头,到游戏公司,网文公司,再到明星工作室都纷纷成立影业,进军影视,以至于让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喊出了“未来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这样的言论。
但从本年的趋势来看,去年拿了几十个IP,颁布颁发要拍十几部电影的影业公司,大多偃旗息鼓了,甚至仓皇逃窜。
去年上海电影节发布了200部新电影的片单,如今一年过去了,还有三分之二的电影没有开机,而本年上海电影节,不单场面上一片冷清萧索的迹象,再也没有影业公司高调开发布会颁布颁发拿到多少IP,要拍多少电影了,大家在上半年年里似乎都缄默了不少。
这和过去一两年的高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我们把过去的几年比作上半场,那么上半场就是互联网影业的高调入场,带着流量,带着数据,带着资金以及技术,偶尔点缀其间的情怀更像是照亮刀耕火种过程的火把。而在2017年年中之后,一连串的突如其来的遇冷,使得影业从宠儿酿成弃儿,越来越多的影业公司延迟开机,或者压根不开机。
犹豫,转型,一些投机心态的影业公司渐渐袒露出其疲态和劣势,整个行业经历了欣欣向荣的一面,如今遇冷,下半场则展现出丰富而又多彩的众生态。
2017年7月3年,阅文集团从腾讯拆分,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
2017年6月,光线以1.31亿元对价向猫眼转让其所持的股权,为猫眼上市铺路。
唆麻整理了近年来风光无限的“BAT”和“互联网影业”们,在增速放缓甚至滑坡的本年,这些在影视行业征战的新手,,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抉择?
BAT的大挑战
百度腾讯阿里,这三家公司很早便围绕电影去做布局,但每一家的思路,做法,乃至解决,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阿里是最早布局影业的,2014年12月,阿里以50亿的价格收购了文化中国,随后更名为阿里影业,正式颁布颁发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投资和布局,但阿里影业的成绩并不算好,合一影业并入阿里影业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去年投资的《摆渡人》更是票房暗澹。
所以俞永福本年在电影节上亮相,说阿里影业不是电影公司,是电影基础建设公司,说白了就是退出电影内容制作领域,转而利用阿里的优势,也就是数据和用户,来办事电影。
这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而腾讯的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则继续在影视领域厮杀,不停投资布局新的电影,成绩算不上特别优秀,但考虑到腾讯善于后发制人的套路,因此也很难说腾讯落后,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个细节:不久之前,腾讯影业颁布颁发与工夫影业正式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出任工夫影业董事。
双方合作的首部作品《一代妖精》将于本年上映。而腾讯互娱旗下文学、动漫、游戏等平台上的泛娱乐IP,也将对工夫影业开放,与工夫影业共同打造。
功夫影业是由电影圈内陈国富导演为核心的班底组建的,腾讯和功夫影业合作,意味着腾讯至少承认在制作电影这件事上,本身还是个门外汉,所以干脆请个大神过来帮本身做。同时腾讯也投资了功夫影业,这也很符合腾讯一贯的风格。
百度虽然没有像别的两家那样大张旗鼓,但在电影这块也有布局,和AT相反,百度糯米进军电影行业的策略是从先从下游切入,再过渡到宣发、投资、制造这块,百度目前的做法是联合国内优质院线推出影院联名会员卡,推出超级影院商城线上售卖影院卖品衍生品,布局影院商圈广告等。
事实上,BAT公司最擅长的还是票务。
目前在线票务平台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阿里在全力扶持淘票票,而腾讯则将格瓦拉并入微票儿平台之中,而即将上市的猫眼,背后是传统的影视公司,光线为其撑腰。三家各自背靠本钱平台,一时间打的难解难分,终究,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还是触达消费者,而非更上游的电影制作。
从扎堆到扑街
巨头布局影业,至少有钱有耐心,但中小公司做影业,尤其是抱着炒作心态做影业的公司,扑街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