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网》报道组 孙宏超
在中国电商成长的历史中,造节促销一直是巨头们激烈竞争的战场,但聚美优品似乎更愿意选择一条完全差别的路径。
在某次全网电商节日开始之前,因为意见分歧,聚美优品CEO陈欧和联合创始人戴雨森在会议室里起了争执,甚至最终产生肢体冲突。此后一年时间,戴雨森和陈欧在公司几无交流。
矛盾来自于相互对企业的认知,在以戴雨森为代表的高管团队眼里,聚美优品是一家电商企业,企业的核心在商务的素质,产业上下游的运营与控制;而在陈欧的眼里,聚美优品更依赖其个人的影响力,微博运营更重要。而该年,聚美优品最终没有和其他电商一起在该电商节日中投入军力。
仅仅是这些不合,还不足以让曾经一起创业的兄弟剑拔弩张。过去短短两年时间里,在跨境电商业务上所经历的的希望和挫折,让聚美优品高层倍感焦虑,公司的未来、股价的低迷、切身利益的纠葛,令不停积压的矛盾一触即发。
从 2016 年开始,由于政策监管趋严,国内跨境电商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聚美优品也不例外,业务增长放缓,在海外品牌的签约方面进展受阻,曾经饰演聚美优品跨境业务主力的韩国品牌合作大大缩水;而在股价低迷时选择私有化退市,遭遇投资人集体谴责,令陈欧和聚美优品形象大损。
随着陈欧一系列转型策略的实施,聚美的未来也变得模糊不清。多年前,陈欧把本身的创业标的目的锁定在了化妆品电商并取得成功;本年,已经沉寂许久的陈欧忽然又出现在聚光灯下,他归来的起点则选择了业内充满质疑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可谓是一场赌局。
而那些曾经和陈欧一起走过的兄弟们也已先后离开,这份长长的名单包孕联合创始人刘辉、联席CFO高孟、郑云生、联合创始人戴雨森、高级副总裁刘惠璞……一位在聚美优品效力多年的员工在和腾讯科技谈到聚美优品的现状时不免唏嘘:“和三年前比拟,聚美办理团队除了陈欧本人以外已经没有一张相同的面孔。”
孤军奋战的陈欧,还有机会让聚美优品重回舞台中心吗?
破灭的曙光:
跨境电商从高潮走入低谷
2014 年 5 月,在聚美优品上市媒体连线会上,有人问陈欧:“百亿身家是什么表情?”
彼时,陈欧身上最炫目的标签是“创造历史”,这个从四川走出来的年轻人用 4 年时间, 1300 万美元的融资打造了聚美上市神话,上市后其身价超过 15 亿美元,成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富豪,同时也成为了纽交所 222 年历史上最年轻的CEO。
可以对照的是,现在正在试图翻越百度的京东彼时还没上市,以凡客为代表的垂直电商们还在烧钱和盈利的路上徘徊,而和聚美优品差不久不多同时成立的美团则刚刚踏出团购行业的“红海”。
不过和其他电商比拟,聚美优品成功自己有必然偶然性。在阿谁时代,化妆品电商行业缺乏线上领军者,正风光的团购网却缺乏可信度。而行业却正处在快速增长、集中度低、毛利率高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 2013 年美妆市场规模达到 2209 亿元,其中B2C部分达到 226 亿元,而自营毛利率超过33%的聚美优品和线下(超过40%)比拟还有不小提升空间。
最引发外界质疑的是从创业初就牢牢贴在聚美优品身上的“假货”标签,甚至就在聚美优品上市当天,行业内还频繁抛出对聚美“卖假货、水货也能上市”的质疑。而陈欧的回应则是:“化妆品天生会被质疑,聚美优品上市后业务会变得透明,可以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
上市之后,聚美优品果然很快陷入售假风波。 2014 年 7 月,腾讯科技独家报道了聚美优品供应商祎鹏恒业通过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假冒服装和手表,并因此遭到了八家美律所起诉。虽然一众电商同被波及,但聚美优品却成为受伤最惨的阿谁。
陈欧选择了微博回应,称聚美优品将把重点落在“品牌防伪码体系”和“极速免税店”,同时砍掉整个第三方奢侈品业务线,从电商平台转型为自营电商,以加强品控、挽回声誉。
但仓促转型调整,对聚美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股价也随之不停滑落。聚美优品上市股价最高时达到39. 45 美元,,市值达57. 8 亿美元,到了 12 月,聚美优品股价一泻千里,下滑到不足 13 美元。
跨境电商的兴起,让陈欧看到了新的机遇。 2015 年年初,陈欧颁布颁发“All in”跨境电商,并迅速成长为跨境领域最大的玩家之一。
当年 2 月的一天,凌晨两点,陈欧、戴雨森和刘惠璞等几位聚美优品高管,曾经的好兄弟们互相搀扶着回到酒店。而就在半小时前,他们刚刚在酒文化盛行的韩国酒桌上配合着敲定了一个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