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一些体面离开,由其他本钱实力更强大的玩家进入下半场,调整股权结构后的万科似乎也是一种模范。今天产经圈最大的新闻无疑是融创的孙宏斌以632亿元收购万达旗下13个文旅项目和76间酒店,这是中国房地产企业间最大的一次收购交易,从媒体的照片上王健林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倒是孙宏斌一脸严肃,这与之前颁布颁发投资乐视一样的严肃。
这场巨变来的太突然,坊间传言,万达总经理级别办理层也是今天早上收到开会的通知,而在7月9号,王健林还邀请一帮媒体出席活动,为文旅城造势。不管是业内、万达企业内还是媒体,均对这次交易体现震惊。
不测的收购背后,万达可能有难言之隐?
这样的震惊来源于:从媒体的公开报道和万达集团的对外信息,文旅城项目是万达集团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以这次融创收购的13个项目,总投资意向5000亿有余。对于万达的而言,这是主业房地产的成功转型,众所周知2016年,中国的商业地产并不是很顺畅,年末的各地政策彻底把商业地产打入冷宫,万达的商业以各地的商业中心为代表,通过建设全国城市新区,获取低价土地开发住宅和写字楼的方式成为很长时间的万达引以为傲的商业模式,并被业内认可。
文旅城的项目也是如此,万达一共布局了16个万达城,有6个开业,但背后都依旧有大量的房地产开发的影子,通过旅游项目获取远郊土地,万达文旅城项目也是如此操作,不但是在国内,按照万达披露的资料来看,万达还尝试把类似方式成为“重大文化产品出口”,目标在年底在国外建成四个中国“迪士尼”式的文旅城项目。
所以,5000亿的投资意向金额,在项目转化的过程中,不但有获取大量土地储备的机会,而土地带来的溢价、房地产资产的增值、商业持有运营的收益等等,可以看到远远超出5000亿的想象,而以地产为主业,通过多年积累的关系所成就的项目,即使真如王健林所说为了降低负债率,也并不似以往万达的风格。
从双方公告来看,虽然这次收购是承债式收购,收购方融创承担了万达文旅项目和76间酒店的债务,按照融创中国2016年财报,融创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5394万平方米,68%自购,花费资金595亿元,这种方式的获取成本不低,所以融创的净资产负债率约为121.5%,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仅仅是75.9%。这些收购,包孕42亿收购莱蒙旗下物业,本年1月150亿元投资乐视、40亿元入股金科、26亿购入链家6.25%股权、137亿购入联想控股旗下41个公司相关股权及债权等,前不久融创数十亿收购重庆第一高楼等等。
融创2016年还发行了100亿元永续债。若把永续债归至债务栏目下,这个负债率还会更高,加上2017年的各类收购,算上这次收购,虽然融创和万达都没有说出具体的数字是多少,但可以看到的是融创尽管有900亿的现金储备,但负债率还会继续上升,最终负债率还需要看融创中国复盘后的具体数据。
尽管万达王健林曾经说过,到2016年底,万达将不再是房地产企业,办事行业收入要超过其他企业,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万达文化集团已形成影视、体育、旅游、儿童娱乐四个产业板块,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寻求高增长,全力布局的文旅城项目,是万达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从数量上看,万达卖掉了80%的文旅城项目和70%的酒店项目,如果说要完成2016年定的转型目标,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借口,办事业的很多办事都是围绕着这些物业进行。
再退一步讲,即使是万达通过交易降低负债率,优化流动性,但从2017年年中来看,,万达公开账目,2017年Q1,媒体报道万达还有899.9亿现金,如此来看,万达并非到了需要突然切割重要资产换取流动性。比融创更低的负债率,万达要流动性,难道更加高负债率的融创就不需要了吗?
坊间把猜测引向来自6月22日被做空,万达大跌的“谣言”,或者背后有更加未便明言的原因,归结于“阴谋论”,笔者认为,万达文旅项目,具有高投资高收益,但同样也遭遇着高风险,6月22日早盘,万达债券遭遇疯狂抛售的背后,并非因为“谣言”,而金融界通常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绝非会因为空穴来风,万达在金融系统性上可能出现了巨大的风险,至于风险的巨大原因,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如果真是“阴谋论”,那真是“极度深寒”了。
大象转身的背后,也许是王健林真的不想玩了
王健林本身不想再玩的可能性是有必然可能的,从宏不雅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实体经济的低迷是众所周知的现状,不少人把原因归结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冲击,这个冲击可能有一些,但千万别低估了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