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Ping++ 创始人 CEO 金亦冶来说, 2017 年的这个 7 月意义不凡。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Fintech 榜单之一,近日国外权威媒体 CB Insights 正式发布 2017 年全球 Fintech 250 强榜单,中国仅 27 家企业上榜。 Ping++ 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等企业强势入围,榜上有名。
无独有偶,就在此前毕马威发布的中国领先金融科技 50 榜单中, Ping++ 亦成为专业化聚合支付办事领域的唯一上榜企业。
从开创行业聚合支付新品类、 7
行代码接入支付成为行业尺度,到“实现账户余额充值打赏”的账户系统、“实现多层级商户分润办理”的商户系统,再到“基于交易数据实现营收增长的”增长智能系统,创立仅仅三年,“以交易连接一切”的 Ping++
早已从 “交易的管道”,发展成为 “交易的引擎”,而且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成为国内为数不久不多的连续上榜海表里颇具影响力 Fintech
榜单的企业,成为国内领先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SaaS 办事商。这一切在金亦冶看来,既有“时势造英雄”的幸运,更多的则是真诚付出后的水到渠成。
顺势而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驱动的逆向思考法
时光回溯到 2013
年底到 2014 年初,彼时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正处于移动支付发作的前夜,作为国内首批 POS
机线下业务的开拓者,金亦冶已隐隐感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厘革前奏,并对支付行业产生了三大判断:1.
移动支付最终会取代银行卡和现金,成为终极支付方式。2. 移动支付会呈现碎片化趋势,多家巨头公司将会参与进来,形成多方竞争的局面。3.
移动互联网即将从 “活跃度时代” 进化到 “交易量时代”。
这三个产业判断也指导了 Ping++ 的产品定位:1. 一切以移动为先,围绕移动支付打造产品。2. 多方竞争的趋势,会带来技术上的聚合和整合的需求,所以面向企业提供技术办事将会有机会。3. 新经济会是第一批使用起移动支付的领域,这会是一个快速的增量市场。
2014 年 8 月, Ping++ 拿到了 200 余万美元 A 轮投资。两个月后,首次正式对外发布移动支付聚合 SDK ,“ 7 行代码接入支付” 成为行业尺度。
2015 年 10 月,新增 PC 端支付和应用内快捷支付,正式从移动端向全平台覆盖。三个月后, Ping++ 顺利拿到了 B 轮融资。
随着产品的不停升级,Ping++
也积累了许多长期合作的伙伴,包孕小红书、礼物说、简书、美特斯邦威等。而在支付环境已发生彻底厘革的今天,从去年开始,金亦冶认准了一个趋势,做出了本身的预判:流量红利正在消失。在此基础上, Ping++
于 2016 年 9
月推出了用户账户系统和多级商户系统两个全新的产品;而当“支付成为一切流量入口”趋势愈加明显之时,继聚合支付之后,金亦冶和他 Ping++
团队又为支付产业带来另一个全新品类-增长智能。增长智能,Growth
Intelligence,简称 GI,指利用现代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发现和解决商业问题,以实现快速的、可量化的交易增长。
回溯 Ping++ 一路走来的历程,从交易的连接(聚合支付),再到交易的增长(大数据),一个商业逻辑的递进逻辑跃然纸上,似乎每一步金亦冶和他的 Ping++ 都能“踏到点上”。
“其实这得益于从 Ping++ 成立至今一个内部的思考习惯:即一个行业在可预见的几年时间里,毕竟会往什么标的目的发展,阶段性的里程碑又会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 Ping++ 团队来反推产品的实现路径,在大标的目的上连结顺势而为的节奏。”
增长智能:支付行业下一个风口
这种“逆向思考法”以及金亦冶对行业的敏感性,使得 Ping++ 具备了其他支付技术公司不成相比的优势:最早进入行业的工作年限优势,但在金亦冶看来,这不是一家公司绝对领先优势,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客户共同成长才是 Ping++ 逆势上扬的秘诀所在。
“
Ping++
的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且这些技术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内的各个互联网公司,基本没有从银行或是支付公司出来的,这使得 Ping++
的技术团队充满了互联网特色。”金亦冶解释说。这两个遥遥领先于支付技术领域其他公司的竞争优势使得 Ping++
拥有最丰富的产品线和最大的用户群,也令这个拥有用户 ID 近亿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公司是这个领域的风向标。那么对于 Ping++
,聚合支付之路下一步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