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三大对比看共享汽车:寒冬漫长,春天尚远
     

    近日,一条“开共享汽车上高速,在办事区上洗手间出来发现车被扫走了”的伴侣圈火了。而在此之前,“沈阳惊现 1500 辆共享宝马”的新闻同样上了一波热搜。共享汽车在经历了从热捧到低谷的戏剧性转折之后,一夜之间以豪车为噱头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

    众所周知,共享汽车的诞生比共享单车要早得多,,它是一种传统汽车租赁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新型产物。在新时代,汽车租赁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发展出“互联网+车”的新模式,通过线上注册预约交易实现线下取车用车还车,无需去租车公司,一切手续靠网络完成,灵活便捷、新潮有趣的共享汽车形式一出现就备受关注。

    不过,在共享单车发展如火如荼的高潮期,共享汽车似乎陷入了难以攀爬的低谷,只能以炒作吸引人们注意。不但普及率迟迟不见提升,已投入市场的共享汽车也问题频频,眼看这股巨大的共享经济浪潮即将翻篇,共享汽车究竟是会溺水,还是能踏浪而行?

    表里对比:国外步入正轨,国内蹒跚学步

    共享汽车其实是外来物,起源于国外,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走上了风口浪尖,共享汽车也借势也在中国火了起来。共享汽车在国外发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国内似乎没有给其大展拳脚的空间,在经过了最初的来势汹汹后,国内的共享汽车行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国表里保留环境的诸多差别。

    一、二者发展历程不成同日而语

    国外的共享汽车由来已久,而国内尚在发芽。共享汽车在国外并不算新生事物,它的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 40 年代, 1948 年,瑞士出现了“自驾车合作社”,这就是共享汽车最初的模样。其后以美国为例,Zipcar、Car2go、Turo、以及赫兹等品牌在比赛中胜出,现已发展成熟的共享汽车已经成为美国年轻人的出行新宠。

    而在国内,共享汽车大约在 2015 年出现,至今不过两年罢了,尚在起步阶段。除了历史不长,发展现状也不尽人意,目前各大公司还在同台竞技,行业独角兽还远未出现。在用户受众方面也同样差强人意,发展规模远未扩大。

    二、二者资源占比不成等量齐不雅观

    国外地广人稀,人均资源占有量高。在一些欧美国家,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并不大,共享汽车的停放、上路、上牌等都不可问题;而且国外人口相对分散,基本出行都离不开汽车,国外的共享汽车有着肥沃的保留土壤。

    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即使再地大物博也抵不住巨大的人口基数, 2016 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排名世界第53,公共资源本就紧缺,凭空出世的众多共享汽车更显得无处安顿了。

    三、二者车辆来源不成同年而校

    国外的共享汽车来源渠道广阔,有公司按照用户爱好来选择品牌购买;有造车公司从自家车厂中选择车辆,如Car2Go和Drivenow;有传统汽车租赁公司利用现有的车辆,如赫兹、安飞士;还有由私家车主提供用车,如Airbnb等等……对最近看,现阶段国内共享汽车的车辆来源还主要局限在租用租赁公司车辆,或是依靠融资购买,背靠厂商选车和私家车主提供私人车辆等方式都还远未落实。

    四、二者发展规模不成相提并论

    由于共享汽车在国外已经发展很久,不但产业链已经相对成熟,其运营状态也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健康的循环圈:丰富的办事项目吸引着更多的用户,用户的增长又反馈给企业从而实现业务的不停拓展。而国内的共享汽车则像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单一办事限制着用户增长,成本损耗又让企业业务不停缩水……这一点表现在车型的选择上尤为明显。

    在全世界各地的共享汽车公司中,ZipCar有小型车,MPV、皮卡甚至还有跑车;Greenwheels有大众、高尔夫和开迪;Park24 选用的是丰田的新型电车i-Road;CiteeCar则选择了起亚K2……而在国内,共享汽车一般采用Smart,现在市面上知名的Car2Go、Car2Share、Togo途歌都以这一车型为主,车型极不丰富。EVCARD的车辆选择相对较多,有奇瑞、宝马之诺、荣威E50。

    共享汽车在国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很早就已经发展成型, 2011 年就已有上市公司。比拟之下,国内共享汽车的发展显得举步维艰,国表里对于共享汽车的保留环境差异很大,至少短期内我们还不会看到行业独角兽的冒头。

    同类对比:单车如日中天,汽车不温不火

    共享界内公认的,共享单车的成功不成复制。共享汽车比共享单车的出现要早得多,但岂论是名气还是发展都无法与共享单车媲美,在发展速度方面,汽车这个领域先行者早已被后起的单车遥遥领先了。一个一夜爆红一路走高,一个默默无闻不见起色,同为共享出行,从二者的对比也能探寻出共享汽车难以兴起的毛病所在。

    一、双方受众差距过大

    上一篇:自媒体时代,新知百略如何成为机构自媒体的领头羊
    下一篇:腾讯云小微助力出门问问,提升用户体验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三大对比看共享汽车:寒冬漫长,春天尚远 三大,对比,看,共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