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卡: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对未知的好奇、对困境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点燃了人类灿烂的想象力,推开一个又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手机卡。手机卡经历了最早的SIM卡,Mini-SIM卡,Micro-SIM卡,再进化为Nano SIM卡,物理SIM卡消失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在今年3月份底,中国联通在北京召开了以“联通eSIM无卡更自由”为主题的eSlM卡业务全国开通及联通京东联合首销合作启动仪式,这意味着eSIM将大规模走进公众视野。
先来了解下什么是eSIM?eSIM简单来说,就是电子化的SIM卡,是一个数据文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到移动终端。有了它,各种电子产品就能连接上网,接拨电话、发短信等。功能上和普通SIM卡无异。任何可接入移动网络的设备都可使用eSIM。当然,前提是设备硬件支持eSIM。
每个时代的手机厂商都有不同的外形设计追求,比如功能机时代的超小设计和智能机时代的轻薄设计。最初的移动电话,SIM卡有一张银行卡那么大,为了满足更小的手机空间要求,SIM越变越小,但无论怎样变化,始终存在一个物理载体。
eSIM有什么优势?
高度集成的eSIM方案,首先能够解决SIM卡槽占用大量手机空间的难题。虽然现在SIM卡已经很小了,但是在手机越来越轻薄的趋势下,卡槽还是会制约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的外形设计和电池容量。
此外,SIM卡槽还影响手机的防水性能。而eSIM集成在手机内部,不需要在机身上开槽,这可以提高手机的防水等级。使用eSIM方案,每一个移动终端都可独立使用移动网络上网,甚至打电话。你的各种设备再也不会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变成“砖头”了。
使用eSIM,换运营商也无需更换SIM卡,用户不用费劲跑营业厅,动动手指在网上就能申请;对于运营商来说,用户不用SIM卡,也能省下一笔巨大的开支,毕竟他们的用户数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
eSIM未来结合智能设备发展无限好?
面向物联网市场,eSIM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这包括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智能家居、远程智能抄表、无线移动POS机、定位跟踪等等。eSIM卡必将成为未来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必然路径。
说了这么多,eSIM卡带来的这些显而易见的优点,硬件厂商和消费者都是很想看到它普及的,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普及呢?主要发展阻碍还是在于运营商。在2011年,苹果就在美国申请了eSIM的专利:该专利可以让用户无需插入SIM卡即可使用通话和蜂窝网络等运营商服务,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移动设备的轻薄程度。苹果的Apple SIM卡遭遇了重重挫折。
eSIM卡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也为终端厂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却会削弱运营商对用户的控制,因此eSIM一直无法普及运营商通过SIM卡握住了大批量的用户,会触犯运营商的利益,不用跑运营商就可以换卡、开卡,如果一个运营商的竞争力不够,用户会很轻易的流失。很自然的作为需要赚钱的运营商并不想看到这一幕的到来。
虽然手机用户想体验eSIM还遥遥无期,但是国内的运营商正在利用eSIM卡积极部署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因为对于运营商来说,物联网对成本敏感,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高,传统的SIM难以满足物联网设备要求,而eSIM卡则方便许多。
随着5G技术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未来物联网时代里面,eSIM卡必然成为主流,中国联通29日发布的一份eSIM产业合作白皮书显示,到2021年,全球eSIM出货量将大幅增长,渗透率达50%。应用在物联网领域会有非常好的前景;如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智能汽车等等方面都可以用eSIM卡来实现通信。可以这样认为,eSIM卡就是我们未来智慧生活的重要一环。
总之新的技术就像普罗米修斯的火种,终会飞出帕特农神庙,越过高加索山脉,传达到世界上所有需要它的地方。不管长路有多远,未来它总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