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态学原理的相关理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当内在地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也就是生命支持系统与生命系统,二者缺一不可。非生物系统,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阳光、水、土壤、空气等养料以及必备的生长、繁殖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生物系统即物种以及由多种物种所组成的生物群落。如果不存在非生物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就无法获取必需的物质与能量,进而无法生存下去。
物联网产业生态系统同样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的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如同自然界中的水、阳光与土壤,是生态系统存在、发展的能量源泉与动力所在。另一方面,物联网描绘的是“万物相连”的场景,它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有效连接在一起,使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使物体变得“有思想、有感觉”。随着物联网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其产业链所涉及的行业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国内最大的物联卡交易平台:物联卡之家(www.1330.cn)指出,产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从整体来看,它具有某些静态特征,如在一个既定的产业生态系统中,营养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企业族群子系统都是固定的。但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使得其内部处在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的状态:资源的投入与产出达到一定的平衡、企业种群通过竞争与合作,在数量上与结构上又维持了某种稳定。由此看来,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具有很明显的动态特征。这种动态特征是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得以进化发展的原动力。
当前,物联网以泛在感知、精益控制、数据决策等能力要素集的形式向传统行业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加速渗透、多维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工业制造领域,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工程机械行业通过采用M2M、GPS和传感技术,实现了百万台重工设备在线状态监控、故障诊断和后台大数据分析,使传统的机械制造引入了智能。采用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温度、压力、温控系统,在油田单井野外输送原油过程中彻底改变了人工监控的传统方式,大量降低能耗。在农业领域,从田间地头的测土配方施肥、智能节水灌溉和农机定位耕种,再到农产品的收割、晾晒、储备各个环节,物联网支撑着新型农业生产手段的应用,推动大田耕种精准化、园艺种植智能化、畜禽养殖高效化,促进形成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态。
根据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测算,有效应用物联网系统后可使作物种植人员成本减少约50%,总体经济效益提高约10%;借助传感自调节实现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培育面向高端人群的高品质农产品,可使单位产品增值近10倍。在能源领域,借用能源管理虚拟化,以大数据建立动态能效模型,对峰谷电力消耗精确定位,实现错峰调谷,对大型工业园区,仅照明能耗优化一项即可下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