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农业物联网的使用,农民不需要事必躬亲,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够对大棚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为温室作物提高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长得又快又好,以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
虽然农业在物联网之前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机械化,然而那时的机械之间相互独立,完全依靠人力操作,农业物联网模式下的机械化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控制。从整体来看,农业物联网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1 “感知”是基础:
农业物联网本质上是一种感知农业,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来收集温度、湿度等物理参数,通过具体的数值感知作物生长的具体环境,这些数据被传输到后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整理,得出最优决策方案反馈给农民,农民只需要按照这个方案进行操作,就能保证最适宜农作物 生长的 环境。
2 “链条”是重点:
通过传感器网络采集农作物生产环境的各种参数,然后汇总到控制中心进行处理,得出操作决策,决策反馈给农民,农民实施操作,操作完成之后,传感器网络再次收集到的数据出现了变化,这些数据再次传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会根据这些数据给农民提供后续的反馈,这就是农业物联网发挥作用的完整链条。农业物联网要取得好的成绩,这个链条必须完整顺畅,链条上的每一环节都不可缺失。
3 “武器”是关键:
农业物联网的关键,在于智能化的监控系统,种养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得到应用的“武器”。如果没有匹配的系统,即使配置再高端的机械,也无法实现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生气模式只能停留在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