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谷歌重组互联网版图生变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最近闹出大动静:迄今已创办17年的谷歌日前宣布改名重组,成立新的母公司Alphabet,并将取代谷歌在纳斯达克上市,而原谷歌将成为Alphabet的全资子公司。在此之前谷歌市值已经达到4440亿美元,而宣布重组后,谷歌股价在美国股市的盘后交易中大涨约6%。  谷歌的这次大举动看似只是一次改名重组,实则是一次的减肥计划,以梳理谷歌这么多年来强势扩张带来的庞杂业务体系。  为把谷歌打造成庞大的科技航母,从2001年起至今,15年间谷歌收购和整合的公司数量已超过110家,在核心互联网业务之外,发展了很多诸如无人驾驶汽车、气球网络、可以监测血糖的眼镜等项目,这样的扩张让谷歌像一只体型巨大的霸王龙,难以适应新的商业气候和。  而经过这次重组,以Alphabet为母公司的新航母,旗下包含七家子公司,分别是谷歌(包括搜索、广告、地图、Youtube视频服务和移动终端系统)、Calico(抗衰老生物技术)、Nest(物联网相关)、Fiber(光纤宽带服务)、Google Ventures和Google Capital (风投和投资部门)以及Google X(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研发部门)。  科技公司的宿命:以收购求创新,以创新求长青  回顾谷歌的发展历程,从1998年创立到现在,17年的时间里,谷歌只做了一件事——并购。17年里,谷歌利用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来并购新的创业科技公司,开展创新迭代,寻找更大的盈利新方向。  谷歌17年来的收购历可谓雄图霸略。从最近记录来看,仅2014年谷歌就收购了25家公司,相当于每两周就有一家新的公司通过收购进入谷歌麾下;这还不包括出于获得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为目的而进行的收购,算上这些,谷歌在2014年的收购数量则要达到79家。  虽然今年谷歌收购意向有所,但截至目前谷歌也已经收购了11家外部公司。在谷歌从2001年至今收购的超过110家公司中,最大手笔的收购是在2012年5月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又被谷歌卖给联想集团);而著名的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也是谷歌在2006年10月以16.5亿美元并购得来,如今,YouTube早已在网络视频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成为谷歌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从事网络广告管理软件开发与广告服务的Double Click,也是谷歌以34亿美元收购而来。  如果抛除谷歌的科技色彩,谷歌俨然是一个创业型科技公司买家,不断买进新的创业科技企业,买已经成为谷歌的发展战略,通过买入新的科技公司,而迅速掌控新的业务方向,以确保不被日新月异的新兴科技创新迭代出去。  收购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战略,谷歌则是其中的收购狂魔,虽然其他互联网企业也热衷于收购,像Facebook在2011年期间就收购了10家外部公司,但是像苹果、亚马逊和微软这样的公司收购数量却仅为3家。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同样热衷于收购,但有别于谷歌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收购方式是相对保守的股份收购,而不是类似于谷歌的全资收购。  以腾讯为例,近年来腾讯入股的企业包括艺龙网、金山软件、艺讯、搜狗、滴滴打车、大众点评、京东、乐居、四维图新、58同城、新东方、万达集团、华谊兄弟、TCL、人人车等。而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企业包括UC、新浪微博、地图、快的打车、易传媒、魅族、圆通快递等。百度则收购团购网站糯米可以在O2O电子商务上能力提升,收购91助手可以在移动分发上占据优势。  互联网行业企业无疑是所有行业中更新迭代最快的,这些老牌的互联网企业想要自身的创新活力,行业话语权,收购是不二选择。老牌互联网企业由于抢先占有资本优势,可以大肆挥舞资本的大棒,通过收购,更新扩充产品线,同时变相新一代的竞争对手。  谷歌重组,的减肥  恐龙,作为世界上存在过的体型最大的动物,终究没有逃脱的厄运,得以延续至今的反而是那些体型小,遇到灾难可以灵活调整的。  谷歌经过十几年的疯狂收购,公司的收购数量在科技巨头中首屈一指,其业务领域已不仅仅是成立初期的搜索服务,而是一个涵盖硬件、软件、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穿戴设备、广告服务等业务庞杂的巨型恐龙,大企业病也日益凸显出来。  诸如谷歌地图、Docs网络办公套件、Analytics分析工具以及Voice电话服务等核心产品,其实大多是源自于谷歌所收购的外部公司。  当移动互联网到来时,体型庞大的谷歌除了Android的开发以及为其带来丰厚利润外,并没有把握住其他方面的太多机遇。在地理服务领域谷歌依旧苦苦追赶竞争对手;在非常热门的社交网络领域,谷歌发布Wave和Buzz等社交网络产品后,不但遭到大加讥讽,而且也未受到用户欢迎。  根据谷歌知音的统计,在谷歌的所有产品中,共有47个产品还没有为谷歌及其股东带来任何收益。谷歌不得不在继续对新领域、新业务的开拓和利润产生源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事实上,谷歌还需要向华尔街的投资者交差。  在竞争激烈、新的科技公司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领域,谷歌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新兴的创业型互联网公司为避开大型巨头互联网企业的的围追堵截,以更加专注的去做一个小而美的互联网公司,研发服务于特定小众群体的的互联网产品,把产品打造成更为人性,更加符合特定人群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在用户粘性和用户体验方面完胜大型互联网公司。这样的小而美的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向底层普及的今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数量优势蚕食互联网巨头的商业版图。  谷歌毕竟不是没有前瞻意识的恐龙,谷歌意识到了巨大的身型和庞杂的业务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快速革新的互联网商业生态,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砍掉投入巨大又看不清未来的项目,为谷歌进行一次系统的瘦身势在必行。  通过这次减肥计划,谷歌将原有的收购而来的庞杂业务体系,最终梳理成了以Alphabet为母公司,以谷歌为代表的七家子公司组成的、更加专注于产品开发的瘦身版谷歌。各公司作战,业务板块明晰,盈利方向明确,竞争对手明确。事实上,资本市场也表现出对谷歌重组认可的态度,在重组消息公布后,谷歌盘后股价大幅上扬6%。  企业的求变之往往是的选择,而的选择往往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做出的选择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力量。谷歌的减肥重组,也将让谷歌能够以轻盈的步伐阔步向前。  (请在微信搜索经理人分享日志或manashare关注号,或者下载iPhone应用经理人分享,与45万职业人一起,畅享一份阅读、思考、实践的快乐。)  作者:李光斗  文章来源:李光斗品牌观察  知识点: 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大企业病物联网核心产品网络产品移动互联网资本市场

    上一篇:Google地图上不可能看到的五十个地点
    下一篇:谷歌眼镜的尴尬局面:直播功能造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谷歌重组互联网版图生变 谷歌,重组,互联网,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