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产业链被推向黑色旋涡
AI电话机器人免费使用 加微信:veteran88
防封电销卡免费获取 加微信:veteran0003
信产部裁定方正无照经营
11月6日下午两点半,中国VoIP第一案二次开庭。当法官首次拿出信息产业部办公厅红头公函后,不仅让案件控辩双方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将整
个VoIP行业推到了悬崖边缘。
业务性质归属再成焦点
信办证函[2006]209号《关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征询意见函的答复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显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条和第九条的规定,经营VoIP业务需要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而北京北大方正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宽带)开展VoIP服务并未申请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公函宣告方正宽带非法经营VoIP业务。一位VoIP公司高管认为,其直接影响是方正宽带签订的一切VoIP合同均陷入法律无效边缘,而间接效果是将整个中国VoIP产业拖入黑色旋涡——即以前在半默许状态展开的灰色商业,转眼间成为板上钉钉的非法经营,埋藏下的产业合作隐患也更加显性化了。
关于VoIP业务的定性,业内一直存在争论。如信产部电信研究所研究员续俊旗认为,现有的电信制度并没有对宽带电话业务明确的定位。但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何廷润表示,按照《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国家更倾向于将VoIP归结到IP电话进行管理,即:目前有资格经营VoIP业务的只有6大电信运营商。
专家观点迥异,信产部内部对相关问题也极为敏感。当庭的范法官透露,自己拿到《意见》的过程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十一前夕信产部办公厅只是通过电话给予了答复,未出具正式公文。在法官的强烈要求下,最终在其内部转了好几个圈才给出了判定。
现实市场留给管理者的难题
2005年7月18日,信产部向各地通信管理局和运营商总部下发413号文件规定,只允许中国电信所属江西上饶、广东深圳和中国网通所属山东泰安、吉林长春这4个地区实验性运营网络电话,其他地区的任何运营商、公司或者个人不可以经营网络电话。
然而这一游戏规则并未被严格遵守,市场活跃着大批的VoIP公司。记者通过百度排名发现,VoIP关键词首页均被商业公司购买,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北京、杭州和广东地区地下运营商。而在几大VoIP门户论坛中,VoIP服务广告更多得不胜枚举。
根据有关报道,目前在国内开展VoIP业务的公司多达数千家。除了方正宽带外,耳熟能详的还包括清华同方、263在线、TOM在线等。
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很多地区,电信运营商与代理商达成口头协议,向代理商低价批发话务量,同时还有针对性地进行话务量返送或免费使用设备等优惠活动。
在这种商业环境下,处罚的管理条例执行已经相当困难。据法官当日出示的《意见》第二条,信产部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十条规定,对于擅自经营电信业务的,将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记者调查了解到,2004年7月,广东通信管理局根据上述规定对当时风靡一时的万人迷网络电话给予了行政处罚,外加25万元罚款。此外江西、黑龙江、福建等各地地方行政机构针对VoIP服务推销者采取过工商处罚行为。但相对于现在已遍地开花的VoIP业务经营者而言,处罚数量还相当有限。
认定非法后商业隐患重重
但在这种产业界定模糊时期,已经滋生出了完整灰色VoIP产业链条。而VoIP第一案的法律裁决结果可能给这一产业链带来极大隐患。
记者了解到,在得知《意见》原文后,目前国内最大的VoIP服务商——中宽网信科技运营总裁余辉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
因为一旦北方中宽与方正的合同被判无效,对于中宽网信以及大量的VoIP从业单位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其产业链上下合作合同都将被归避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旦一方翻脸,一纸合同无效诉状即可,抵消双方签署的合约。这种商业环境危险性可想而知。同时也会造成灰色产业更加非法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