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有什么事儿不能发微信啊,非要打电话?”
     年轻人已经开始拒绝打电话了   周五下午下班前,93年的Ricky在微信上约自己的大学同学Allen晚上一块去三里屯。   但到了约定时间,提前到达的Ricky却没有见到Allen出现。五分钟前,Ricky还收到Allen的微信,表示已经下地铁了。Ricky有点焦急,她又给Allen发了几条微信,但Allen始终没有回复。   直到20分钟后,Allen终于出现了,Allen一边说着刚刚为什么没有回复,一边招呼着服务员过来点菜。   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放到30年前,一方迟到了,另一方只能干等,原因很简单:她们没办法用电话联系,连个BP机都没有。   如果把时间换到10年前,Ricky和Allen约饭,一方迟到了,另一方一定会打电话询问。   而在今天,在一方迟到的情况下,Ricky更倾向于微信联系Allen,而不是电话联系,即使微信很晚回复,也不愿意打电话。   30年的时间,年轻人从没有电话,到喜欢打电话,再到拒绝打电话,变化不可谓不快。   曾几何时,情侣或闺蜜在深夜煲几个小时电话粥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一现象在今天,也一去不复返了。   有好事的媒体记者就这一问题问了100个90后,你们为什么就不愿意打电话呢?答案五花八门。   什么,事情已经严重到需要打电话的地步了?!这是许多90后很自然的反应。也有人表示:微信好友376人,通讯录23人。深夜能打电话聊天的0人。   为此,有90后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最陌生的人反而最常打电话:快递、外卖、骗子、你老板。   事实上,电话越来越少的人群不只是90后,80后、70后也少了,或者更加准确来说:只要一个人开始依赖微信之类的社交媒体,他的电话就会迅速减少。   微信赋予人更大的沟通自由   这个过程是非常自然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点是资费。理论上微信是免费的,而打电话是需要付费的,价格门槛会分流掉一部分电话用户。   第二点是隐私。电话沟通存在一个背景音的问题,打电话者可能还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哪里,跟谁一起,在做什么。但电话背景音却很可能会暴露这些信息。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保留隐私的微信就更容易被接纳。   第三点是沟通的持续性。电话是一种在时间上保持线性状态的沟通方式,而微信文字、图片或语音,则呈现出断断续续的特点,面对一条微信,你可以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不立即回复。   所以,假如你主动选择晚些回复,那么你就可以合理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但假如换成电话,你在这头一犹豫,立马就会影响沟通氛围,尴尬气氛立马降临。   此外,线性的电话沟通和断裂的微信沟通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电话沟通会在更大程度上垄断电话双方的注意力,而微信沟通则更适应多线程操作的工作、生活模式。   使用微信的注意力成本更低   说白了,在这个注意力极其宝贵的年代,打电话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成本,而微信则属于见缝插针,付出的注意力成本更低。   这里可以打一个比方:一条微信就是一粒沙子,一次电话就是一块小石头,一封书信就是一块大石头。   如果我们的社交行为是一个固定容量的水桶,那么当我们将大石头填满水桶的时候,水桶内部还是存在相当的空隙;当我们把小石头填满水桶的时候,水桶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小空隙;当我们把沙子填满水桶的时候,水桶内几乎就没有什么缝隙了。   这意味着频繁使用微信的我们,是在用沙子填满水桶。水桶被沙子填满后,小石头没有了空间,更别说大石头了。   所以,当微信无时无刻不占据我们的注意力时,我们很难腾出整块的时间段来打电话,别说写书信了。而且,久而久之,我们会习惯乃至迷恋微信沟通方式提供的狭小间隙,把它当成自由呼吸的空气。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利,成本越来越低廉。但同时,这种便利是建立在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碎片化的基础上。而伴随着注意力的不断碎片化,我们的时间被安插了越来越多的事物。   最终,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一心一意做事的能力,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滑向对一心两用乃至一心多用的迷恋。
    上一篇:Windows 8支持语音/视频电话及短息发送
    下一篇:石嘴山市看守所“视频电话”穿越高墙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有什么事儿不能发微信啊,非要打电话?” 有,什么,事儿,不能,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