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VoIP承载标准迷局:遵从标准,不如创造标准!
    距离VoIP无线标准正式冻结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摆在承载产业链面前的难题却是与日俱增;时至今日,产业链在VoIP承载标准选择上,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三家运营商的技术路线选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全球产业进程,但分歧最严重的却恰恰是国内的几家运营商。在日前召开的VoIP承载技术发展研讨会上,就能闻到这样的火药味。
    路线分歧:移动向左 电信向右
    正如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懿所说,承载技术和VoIP本身是在同步发展和演进的,伴随着VoIP标准的逐步冻结,VoIP承载技术也在快速走向成熟。
    张海懿认为,与4G时代相比,VoIP无论是在业务需求还是网络架构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超高网络速率、超低时延和大容量连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需求折射到承载网上,也会对承载网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但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VoIP承载方案,可以说有几种典型的承载方案在并行发展。
    对于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来说,其更希望跳出原来条条框框,使用全新的技术标准,从而让承载更好的适配VoIP需求。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认为,目前业界也不断出现新的传输技术,但如果把这些技术叠加到传统网络上,只是接口能力增强的效果,很难达到端到端组网的效果,应该有一个新的技术来支持VoIP的到来。
    中国移动主导的SPN,采用创新的切片以太网技术和面向传送的分段路由技术,融合FlexE线路接口、切片以太网(SE)关键技术,就是希望达到这种效果。
    与激进的中国移动不同,中国电信更希望在成熟的OTN产业链基础上获得VoIP承载能力,这样可以让VoIP承载实现上更加容易与低成本。其主导的M-OTN准备,采用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技术,主要特征包括单级复用、更灵活的时隙结构、简化的开销等,目标是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移动承载方案。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网络研发部副主任李俊杰认为,对于VoIP具体采纳何种承载方案上,要尽量重用成熟的产业链,尽量基于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量统一设备和模块需求,尽量统一国内外技术标准。
    与另外两家相比,中国联通并没有提出非常明确的想法,但却更加务实。
    在中国联通网研院首席专家唐雄燕看来,光纤、WDM、OTN、IP,包括SPN和PON、微波等,都可以在VoIP承载上发挥价值,关键是如何选择适用。技术的成本存在不确定性,要选择性价比最好的。各家运营商的网络现状也存在差异性,导致技术的选择会存在差异,产业链也会比较多。其实,总结下来,联通在VoIP承载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原则已经非常清晰,务实、简单、低成本与多技术协同。
    锚定轨道:积极推动标准早日商用
    从目前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短期内形成大一统的VoIP承载标准可能性很低。从几家运营商的发展思路来看,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快速前行。
    例如,中国移动在MWC2018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了面向VoIP承载的SPN技术白皮书。SPN技术白皮书从需求与愿景、理念与架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总结与展望5个维度展开,对SPN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
    在产业链方面,目前业界已经成功研发出SPN相关设备,并可满足VoIP前传回传的容量需求、低时延需求即时间精度需求。同时,SPN芯片及模块等关键组件也发展迅速,目前华为、中兴、博通等厂商均在大力投资SPN芯片;光迅等光模块厂家也在积极推出2VoIPE/50GE光模块。此外,仪表厂商也在积极促进SPN的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已经进行了SPN实验室测试,并将在今年Q3启动SPN现网试点,以支撑5个地市的VoIP试点工作。李晗透露,如果测试结果理想的话,将会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进行规模更大的部署。
    与中国移动不同,中国电信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标准先行思路,在去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发布了《VoIP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提出了基于OTN/WDM的VoIP综合承载方案。在今年年初,中国电信主导推动的M-OTN标准在ITU取得实质进展,实现了两个M-OTN相关标准的成功立项。这标志着ITU-T SG15研究组正式认可M-OTN技术可适用于VoIP承载的前传、中传和回传,后续将正式开展M-OTN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引导与制定只是中国电信在VoIP承载领域内的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团结产业链,吸引到更多的玩家。在去年12月底,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等合作伙伴成立了NGOF,意图以行业论坛组织的形式来推动产业。NGOF的涵盖面非常广,有基础运营商、设备厂商、器件芯片以及测试,但中国移动并未参与。
    中国联通在VoIP承载上的落脚点非常聚焦,中国联通今年将会开启16个城市的VoIP试点,其中VoIP承载方案的论证和试验是中国联通今年的一个工作重心。
    强推背后:中国移动塑造事实标准
    张海懿表示,VoIP承载方案的推进,需要综合考虑运营商的网络特性和业务需求,以及成本等相关方面的因素。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产业链的求同存异,共同推动,能够有更多的共识,能够共同的推动产业链往相同的方向去发展。
    张海懿强调,无论是哪一种技术方案,低成本高速率的光模块,都会成为VoIP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VoIP时代对光模块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高速率,长距离及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要求是非常的迫切。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主任王光全也认为,无论是哪种VoIP承载标准与技术,最终都离不开光模块的支持,长距离、低成本、高速率的光模块是实现VoIP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王光全建议,尽可能减少光模块的种类,打造规模效应,使得产业链的成本降到最低。
    这厢还在奔走呼吁,那厢的中国移动却已是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在笔者看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其背后是完全不同的资源禀赋。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它不会静待标准的成熟,遵从标准,不如创造标准。而且,中国移动并不是从零做起,除了庞大的财力之外,更有成功的经验。
    正如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程伟强所说,承载与无线不同,无线是标准推动产业发展,而承载是事实标准倒逼国际标准。例如ITU今年年底才有可能发布PTN标准;但事实上,PTN已经应用在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全球数十个运营商的4G网络中。PTN是企标推动行标,又从行标推动国际标准,也就是说事实标准推动产业链的跟进,最终确立了国际标准。
    上一篇:联想荣誉保卫战:企业大佬集体声援力挺
    下一篇:华为再次就“投票门”发声:愿与产业链伙伴共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VoIP承载标准迷局:遵从标准,不如创造标准! VoIP,承载,标准,迷局,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