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标准扑朔迷离:银联系初胜 中国移动
3G时代已经开启,4G时代即将到来,移动互联网大门已向各方敞开,移动支付也随之成为手机应用领域中最受宠爱的新生儿。
尽管移动支付相关技术正日趋完善,但由于产业链条上牵扯着众多利益方,同时移动支付标准至今仍未确定,导致移动支付业务久久不能大规模商用。对此,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相关人士表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各方在标准方面已经初步达成共识,明确了近场支付采用13.56MHz标准,2.4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此消息一出,似乎预示着中国移动一直力挺的2.4GHz移动支付方案面临被枪毙。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可能同时采用13.56MHz标准和2.4GHz方案,移动支付终端等均将支持双模。
移动支付产业三足鼎立
就概念而言,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即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或PDA)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凭借其便捷、快速的特点,移动支付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且建立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移动支付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将强劲增长,2012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面对千亿级的市场蛋糕,产业链各方均垂涎三尺。在移动通信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首当其冲。2009年9月,中国移动启动了10省范围内的手机移动支付业务试商用,发卡数量突破百万张。2010年3月10日,中国移动宣布以398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增发的逾22亿股新股。交易后,中国移动通过子公司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的股权。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移动入股浦发,正是剑指移动支付。
与此同时,银联方面也快马加鞭。自2010年以来,银联在上海、山东、宁波、四川、湖南、深圳、云南相继开展了移动支付业务试点,2010年5月初又联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商业银行和众多社会第三方支付机构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旨在打通支付、通信、芯片、智能卡、电子等不同行业间的壁垒。
此外,众多第三方支付平台也都已进入了移动支付领域,包括支付宝、易宝支付和财付通等公司。其中,依托腾讯QQ用户平台,财付通已拥有手机支付合作商家超过40万户。
在一片混战中,移动支付产业逐渐形成了以移动通信运营商、支付服务商(银行、银联等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主的三足鼎立局面,三股势力或自立门户、或招兵买马、或寻求盟友,好一番煞费苦心!其最终目的却只有一个——争做移动支付产业链领头羊。
标准争夺战首见分晓:银联初胜 中国移动未回应
尽管产业链各方都在为争做领头羊位置挤得头破血流,但事实上,国内移动支付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多,目前标准仍未统一。
在移动支付标准争夺战中,主要是银联和中国移动两大阵营在对战,银联所主导的13.56MHz标准和中国移动所力挺的2.4GHz标准谁将胜出,已成为产业主导权争夺的关键。
据C114了解,目前国内使用的移动支付方案有四大类:基于13.56MHz的非接触技术的双界面卡方案;基于13.56MHz的非接触技术的NFC方案;基于13.56 MHz的非接触技术的SD卡方案以及基于2.4GHz的RF-SIM卡方案。
在电信业,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标准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中国移动在主要发展2.4G标准的同时,也不放弃13.56M标准;中国电信在将13.56频段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支持2.4G的应用;中国联通自2006年以来在上海等地分别进行了基于13.56M标准的NFC及SIMpass终端技术方案和基于2.4G标准的RF-SIM终端技术方案,但主要以SIMpass为主。随着业务的开展,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逐渐倾向于银联所主导的13.56MHz技术方案。
除了移动通信运营商之外,银联也推出了基于SD卡的支付解决方案。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表示,国内发展移动应以13.56M标准为基础,联合发展基于NFC的相关产品。
对于两大标准体系的争论不休,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国标委的相关司局组织银联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召开了移动支付工作研讨会。
据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透露,在那次研讨会上,产业链各方在移动支付标准方面已初步达成共识,明确了近场支付采用13.56MHz标准,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对于此番言论,一直力挺2.4G标准的中国移动并未做出过多回应,反而少有地评论起13.56MHz标准。中国移动研究院高级项目主管黄更生表示,目前13.56MHz受理环境多样,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与NFC手机间存在互操作问题,希望各职能部门能够合作共同规范13.56MHz受理环境,关键是解决互联互通等重要问题。
专家:未来或采用双模 同时支持两大标准
从上述迹象判断,在国内移动支付标准争夺战中,银联13.56 MHz标准略胜一筹,而中国移动所主导的2.4GHz标准恐怕面临枪毙的危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联之所以抗拒2.4G RF-SIM技术的根本原因在于控制权。使用13.56M技术仅仅是技术的推陈出新,替代原来的磁条卡,从用户感知、商业模式扩展角度来看,没有实质性发展;而先进的2.4G RF-SIM技术不仅为银行业引入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其多元化的增值应用,对银行的客户挽留,自有业务的巩固都可发挥不可限量的作用。厦门盛华电子公司技术总监胡欢庆说。
确实如此,中国移动2.4G标准具备较强穿透性,可将无线模块、天线及应用信息全部集成在SIM卡中,用户只需要更换手机卡即可使用,不需要手机厂商专门制造。这恰恰是银联方面所担忧的,因为运营商这样就把发卡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银行不愿其支付协议以及密钥都受制于运营商。
实际上,2.4G标准的最大弱点在于对POS机改造的成本略高,但如果对全国近300万台现有POS机进行升级改造,与13.56MHz差价不到10亿元。而移动支付市场拥有千亿元的规模。
目前,三大运营商也都在加紧筹备成立各自的移动支付公司。同时,产业链上国民技术、握奇等厂商也各自结成利益联盟,支持不同的标准。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王立建认为,未来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可能同时采用13.56MHz标准和2.4GHz方案,移动支付终端等均将支持双模。
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何种方式,用户体验才是引领移动支付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王立建呼吁,产业链各方应抛开部门间利益争夺,实现合作共赢。要尽快开展移动支付标准体系研究,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从技术特点、产业链情况、应用环境现状、试用及验证情况和标准支持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估,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支付标准,以确定最终纳入国家标准的移动支付技术方案。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表示,工信部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同时,代晓慧要求,发展移动支付应该与银行、交通等行业合作,创新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还要加强移动支付的行业监管,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健康有序的发展;更要重视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