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iPhone4剪卡风波背后:有黏性的不只是号码
    自从2010年9月底iPhone4登陆中国以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之间的争夺就未停息过,移动方面主要的做法是指导用户剪卡换网,而联通也毫不客气地推出了反制措施,两家你来我往甚为热闹。目前剪卡风波暂告一段落,两家的较量仍在继续。
    焦点:iPhone4用户属于谁
    在此次iPhone4剪卡风波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行管部门都通过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中国移动:iPhone4不是中国联通一家的。
    尽管中国联通定制的iPhone4在3G网络上具有排他性,只与WCDMA网络适配,无奈iPhone4向下兼容2G的GSM网络,就使得中国移动的GSM用户也可以用上iPhone4。这样在2G网络中立的情况下,iPhone4就不是谁的专属特权了,既然如此,中国移动的营销服务活动,诸如免费剪卡、iPhone电话客服、iPhone网上客服,甚至用户策反都有了施展的空间。在中国移动看来,iPhone4不是中国联通的iPhone4,而是全国人民的iPhone4。
    中国联通:凭什么说iPhone4用户不是我的?
    作为中国内地独家代理iPhone的运营商,中国联通为引入iPhone4付出了巨大代价。不仅要为进口的每部iPhone手机缴纳17%的增值税,还要为iPhone客户使用自己的网络提供大量的购机补贴。中国联通高层也向公众表达了中国联通经营iPhone4之不易。不过,iPhone4新合约的实施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联通的怨气:我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凭什么说iPhone4不是我的。凭心而论,这种怨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行管部门:请尊重iPhone4用户的网络选择权!
    尊重消费者选择一直以来都是行管部门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在此次事件中,工信部再次重申尊重消费者选择并不是最突出的亮点,其主要亮点在于行管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超出了民众的预期。12月1日,中国联通宣布实施机卡不能分离的联通新合约计划,12月2日,相关部门就做出表态并向媒介传达,在表态之前还调研了运营商的反馈情况,速度非常快。
    思考:从技术优势到市场优势
    在此次iPhone4剪卡风波中,无论是获利的中国移动,还是失意的中国联通,二者在得失之间都有很多值得他们乃至整个通信行业深入思考的东西。
    思考一: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联通定制终端,却使用移动的网络?
    如果这事放到以前,大家很直观地会认为是中国移动的网络好于中国联通的网络。而现今,中国移动网络质量绝对领先的地位已被撼动,掉话率指标在19个省高于竞争对手,接通率指标在21个省低于竞争对手,综合评估指标在19个省已失去领先地位。资费也不是影响用户换网的原因,因为中国联通的资费一降再降,最低档的3G资费套餐已经接近中国移动全网的ARPU值。那么什么原因致使消费者购买联通定制终端而使用移动的网络?一方面,用户长期使用移动号码已经形成依赖,相对于两三年换一次终端的频率,号码的黏性显然更强;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开始关注用户在网年限的管理,以北京移动为例,2010年10月,北京移动对在网6年以上的各品牌用户实施了话费赠送活动,这无疑增强了移动号码的黏性。在不断推陈出新的终端和贴身多年的号码之间,用户做出理性选择不是难事。
    思考二:除了限制用户联通就没有其它办法吗?
    在这次交锋中,相对弱势的中国联通除了机卡不得分离的办法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办法可以留住客户。一方面,借助3G制式的优势,宣传并让客户体验到业务的差异性,就同质业务与竞争对手比拼管道优势。目前,就3G制式而言,WCDMA在产业链的成熟度是其他两种3G制式所不能比拟的,如何把技术优势转变为市场的胜势,中国联通还需要多动脑筋。另一方面,中国联通可以加强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业务应用,实施差异化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运营商依托优质管道做业务创新是其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应对行业竞争的有效手段。中国联通不妨把这次事件作为发展差异化业务的契机,加强面向未来的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建设。
    思考三:号码携带后运营商需要关注什么?
    回顾整个事件,iPhone4剪卡风波,实质上就是机与卡的争端。尽管机卡争端还会继续,还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出现,然而对于运营商来说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真正考验竞争能力、动摇运营商根基的卡与卡竞争的携号转网大戏已经开始上演。携号转网时代的竞争,其核心还是服务。当号码不仅仅是某一运营商的私有财产,当用户可以获得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利时,依靠某款终端保住市场、通过一味地降资费吸引客户都不太现实。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才是运营商生存的根本之道,也是号码可携实施后运营商需要关注的核心所在。各运营商惟有实实在在地把服务做好,才能实现自身、行业和用户的多方共赢。
    Link:事件回放
    2010年9月25日,iPhone4登陆中国。
    · 9月底,深圳移动免费为用户裁剪SIM卡,使移动的SIM卡能在iPhone4手机上用。
    · 10月初,上海移动、北京移动陆续跟进,移动各省公司大张旗鼓地在营业厅推出剪卡服务。
    · 11月中旬,iPhon4争夺战由实体渠道升级到电子渠道。继中国移动iPhone客服专线上线之后,北京、内蒙古等省公司在官方网站推出了iPhone专区。
    · 12月1日,中国联通实施反制措施,联通新合约计划用户只有在机卡不分离的情况下才可享受中国联通提供的终端补贴优惠政策。
    · 12月2日工信部相关部门表态,已要求中国联通切实尊重和保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完善服务协议,提高服务质量。
    上一篇:法电董事长:运营商正沦为哑管道 掌控内容权才
    下一篇:中国联通与西班牙电信合作 并同意进一步相互投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iPhone4剪卡风波背后:有黏性的不只是号码 iPhone4,剪卡,风波,背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