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著名企业家曾经说过一句很接地气的话,“最好的基层管理就是砸钱”(但,我鄙视这个观点,这是动物属性)。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我今天想说,这句话放在十年前基本没毛病,放在现在和未来,只对了80%。还有20%的人(员工)更精明,他们追求的含金量(性价比、相对值),而不是金钱的绝对值。
先用数学反证法,举个反例子。公务员这个群体,工资不会太高电销,与一些知名民企外企动辄起薪几十万相比,不能算“钱给到位”了吧。为何国考多年来一直炙手可热?为何公务员人人抱怨却辞职率很低?证明,很多很多人追求的是一种收入的相对值,公务员的稳定、安全、生存压力小、社会地位高、社会资源可利用率高、隐形福利多、业余时间相对较多,等等。
这些工资性收入之外的东西,也都能折合成收入的相对值。比如,北京这类一线城市的公务员工资10000元,各种补贴、补助等福利待遇加上,再包括工会、文体、读书、生日、慰问、节日生活福利、劳保等福利费,相对于到手20000元。这个差距还不大。公务员给户口,这个价值多大,算不过来吧。分一套政策房,假设90平米(30岁左右高级职称就可以享受90平米),内部价5000元,市场价至少5万元,这套房的显性补贴400万元。假设工作30年,相对于白送你年薪13万元,再加上工资和福利收入20万呢。所以,年薪几十万的私企职位,对好单位好岗位的公务员并没有吸引力。
反面例子举完了,再从正面来推导。
第一,现在的人,追求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最缺的是钱,现在最缺的是有点钱有点闲,追求幸福指数。钱砸到位了,不把员工当人,这是血汗公司。举例:A公司工资5000元,双休日,企业文化良好,员工气氛愉快。B公司开1万挖过去,老板心里心疼的肉疼,恨不能吃干榨净你的价值,反正砸钱了,恨不能让你“997”。A公司时薪12元,B公司时薪反而降到10元。谁吃亏了?谁占便宜了?那些缺钱的农村孩子,可能选1万工资的,但家庭好的孩子肯定选5000元的。但是,十年后,B公司老板把你用废了就辞退你,A公司还在成长、成就你。前后算总账,发现砸钱并不是那么美好。深圳某通讯企业的中年骨干纵身一跳,难道不是一种警醒?
第二,从理论上分析,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次是生存,第二层次是安全电销,第三层是情感,第四层是认同,第五层是自我价值实现。对不同层次的人,对工资水平的需求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在职场,不仅仅需要工资收入,还需要被尊重,被认同,再高级一点的,还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是一个综合的性价比。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搞某销的职业,来钱确实快,提成高,但这种行当持续吗?安全吗?长久吗?能吃一辈子饭吗?有些小创业公司也这样,高薪挖人,拼命榨干你,公司蹦跶几天就倒闭了,你愿意去吗?
第三,对年轻人来说,更应该注重成长以及成长的可持续性,而不能单单只是为了工资高一点。那种一锤子买卖的行当,给钱再多也不要浪费青春,最终都是大坑。最好的企业,是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同分享。纯粹靠砸钱的企业,未必能留住员工。再说了,人性都有不满足性,欲望是递增的,给多少钱才是头?企业能始终砸钱吗?根据人性发展规律,拿到高薪半年就对数量疲惫了,就会攀比其他的东西。比如,你入职一家公司,工资是1万元,高出过去1倍,兴奋期一般维持半年,半年之后你会觉得1万元是你应该得的,你现在开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羡慕其他公司的作息时间和人文环境了。这是人性的基本规律,如果靠砸钱,就需要钱的持续激励,然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吗?
综上,不能单纯提倡砸钱文化,最好的激励机制是,金钱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三结合。工资给到位,专业术语是保持行业的标杆企业水平;给员工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给员工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给员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文环境,让员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样的企业才是一流的企业,只砸钱的企业只是二流企业。
我这种理念太“清新脱俗”了,太理想化了,估计引起网友的抨击,钱还给够了,还谈其他的,你是不是有病?但是,最后还是要强调一遍,一流企业一定是薪酬、事业、文化并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