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拨款法案争端概述
TRIPS协定对跨国商标注册国际协调制度的贡献发展,不仅体现于制定了成员所应遵守的最低标准的商标注册义务,还体现于借助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促使相关成员履行TRIPS协定商标注册制度的相关义务,从而增强了跨国商标注册国际协调法律约束力。从WTO成立以来,已经出现了多起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争端案例,其中欧共体诉美国211节综合拨款法案(综合拨款法案)是一起涉及商标注册领域的案例。在本案中,双方围绕着美国综合拨款法第211节条款规定是否抵触TRIPS协定相关条款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争议问题涉及到商标注册义务、拒绝商标注册的理由范围、包括商标注册在内的非歧视待遇义务等方面。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专家组与上诉机构在先后听取了双方的观点意见的基础上,运用条约解释的国际公约惯例,对TRIPS协定下商标注册保护义务的确切范围进行了深入解释分析。本案反映了TRIPS协定下商标国别注册协调制度的实践问题与义务的实施保障特色。对本案的研究,有助于更准确、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TRIPS协定下商标注册制度。
综合拨款法案争端概述
1999年7月7日,欧共体及其成员国根据DSU和TRIPS协定有关争端解决的规定,针对美国1998年综合拨款法(Omnibus Appropriations Act of 1998)第211节与美国进行磋商,后经1999年9月13日和12月13日两度磋商,双方未能达成解决办法。2000年6月30日欧共体请求设立专家组,指控美国综合拨款法第211节抵触美国所承担的TRIPS协定以及巴黎公约中的相关义务。同年9月26日,DSB同意成立专家组。加拿大、日本和尼加拉瓜保留其作为第三方参与专家组诉讼事务的权利。2000年10月26日,总干事确定专家组成员。(专家组主席为Wade Armstrong先生,成员包括Francois Dessemontet先生与Armand de Mestral先生。)专家组于2001年1月24日和3月7日,两次听取双方口头陈述,并于1月25日听取了第三方的意见。期间,专家组就巴黎公约的有关规定及该公约谈判起草是否涉及商标所有人的确定等问题,请求WIPO提供事实性信息,后得到书面答复。2001年6月11日专家组向当事方发送中期报告,并于7月3日向当事方递交了最终报告。双方均就专家组报告中的某些法律问题及其解释表示不服,2001年10月欧共体与美国分别提起上诉,经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复审,2003年作出复审裁决,维持了专家组的大部分认定,美国部分败诉。2002年2月19日的DSB会议上,美国提出需要一段合理期限履行DSB的裁定与建议,同年3月28日,美国与欧共体向DSB通报有关双方就合理期限所达成的协议,该期限截止于2002年12月31日,后因美国一再请求,又延长至2004年12月31日。
本案是一起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TRIPS协定争端解决案例。涉及解释的条款庞杂,本案解释的TRIPS协定条款主要包括第一条第一款(有效实施义务)、第一条第二款(TRIPS协定范围)、第二条(遵守巴黎公约)、第三条第一款(国民待遇)、第四条(最惠国待遇)、第十五条第一款(可保护的商标主题)、第十五条第二款(拒绝商标注册的其他理由)、第十六条第一款(授予的商标专有权)和第四十二条(公平与公正的程序)。本案解释的巴黎公约条款包括第二条第一款(国民待遇)、第六条(商标保护独立性)、第六条之五A.(1)(在本联盟一成员国注册的商标在本联盟其他成员国的保护)和第八条(商号)。这些条款解释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且本案所涉及的美国相关法律法规也纵横交错。由于本案还涉及美国商标法与外国没收资产法的融合,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多边协定,以及古巴没收美国国民在古巴资产引起的双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诸多问题而更具复杂性。(张乃根. TRIPS协定: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