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认知好感与忠诚
让消费者对你的商标有了认知,只能说明你的“名气大”。“喜欢你”,“忠诚于你”,甚至“崇拜你”,才能让你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商标的力量比拼,正是在商标在某种程度上的较量。你能翻越到商标忠诚的巅峰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购买某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倾向于选择那些“大商标”“知名商标”甚至“国际商标”,如果同类竞争商标的价格相同,你是不是会毫不犹豫地“偏爱”或者“眷顾”您心目中的“大商标”?有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之内作出这样的消费选择?是不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吸引你、说服你甚至是“强迫”你作出最终的购买决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是在商业社会中商标的“力量”。
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商标力量的表现程度也不同,他们分别是商标认知、商标好感和商标忠诚,并且从前到后,商标的力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商标认知是任何商标市场营销工作的第一个目标,简单来说,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商标认知至少能够让消费者将你的商标作为其中的一个选择方案,它增加了消费者的选购几率。
当然,并不能说有了消费者认知的商标,会同时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国内有多少商标虽然享有较高的市场知晓度,但是却在商标好感方面被消费者拒之门外,如脑白金、盖中盖、妇炎洁等,昏天黑地的广告宣传带来了“妇孺皆知”的商标认知,但是提及人们对它的好感程度,却不能令人满意。停留在商标认知阶段的企业,可以说还在进行一种低层次的产品强压式推销层面,他们认为只要有了知名度,利润自然会滚滚而来,其实换来的是短期的市场泡沫,而并不能换来消费者对于商标的好感和偏好。
要获得商标好感,营销人员要为商标提炼出鲜明的人格特征,甚至让商标来代表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念,只有这样,人性化的商标运作方式才能让你从商标认知的低层次向商标好感阶段过渡。例如,通过与电脑厂商退出联合广告“IntelInside”英特尔告诉消费者,如果你成为了采用英特尔芯片的电脑用户,也就同时成为最先进计算技术的使用者,英特尔不仅仅将自己看成是PC厂商的零部件供应商,而是先进生活方式的提供者。而后来推出的迅驰技术(Centrino),更是向公众推销一种无线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个时候,商标在消费者当中就产生了偏好或者价值取向,商标个性带来的商标好感能够为消费者选择你的商标提供充足的理由。如果说,商标认知只是营销工作初级目标的话,那么商标好感也只能算是商标运作的中期目标了。商标忠诚甚至商标崇拜才是商标营销的高级阶段。
当商标的力量达到相当的程度,会使某些消费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形成商标“惯性”或者“依赖”,这是商标已经突破了消费者好感的界限,而在精神上或者情感上与消费者成功地实现了沟通,产生了共鸣,将商标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了一种“精神依赖”或者“情感寄托”的新层面,消费者会因为选择某一商标而获得类似于宗教虔诚一样的满足感、愉悦感、骄傲感和归属感。这个时候,消费者已经对特定商标产生了在精神层面上的某种“崇拜情结”,我们可以称之为“商标忠诚”或者“商标崇拜”。
换句话讲,商标所有者要让市场达到“商标忠诚”的境界,其实是突破解决方案本身,进而在消费观、生活观和价值观等层面对于目标消费群体“心理或者心智攻坚战”上取得的彻底性胜利,这时消费者对于某一商标产生了较长时间的信任,由于认同而喜爱,进而产生了类似于成见的“偏见”。因此“商标忠诚”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绝对的排他性。
从经济学的层面来讲,“商标忠诚”对于企业来讲,可以“俘获”消费者的心智,进而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对于消费者来讲,通过选择特定的商标,进而加快其向“理想中的自己”逐渐迈进的脚步,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说,商标忠诚是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实现的更高层次的“双赢”,也是商标营销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