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商标价值评估程序及其应用
    (一)评估程序
    1.确认评估对象
    针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商标建设的特殊性,我们确立了一组展开研究的必要的基本标准:其一,研究商标均为中国注册的农产品商标;其二,研究商标均是初级农产品或简单加工的农产品的商标,深加工农产品商标不计入内;其三,研究商标是生活消费类的农产品商标,或是与消费者关系相对密切的生产原料类的农产品商标;其四,研究商标已申请为地理标志,或已注册为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或是普通商标但已采用技术手段保护的公共商标;其五,研究商标所有权具有共有性质,亦即商标使用人不具有独家使用的排他性;其六,研究商标的所有者允许在约定的条件下可许可不同的生产经营者使用该商标。
    根据以上标准,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地理标志名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和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中,通过全方位的筛选、甄别,选择评估对象。
    2.全方位立体调查
    通过对评估企业的调查、消费者调查、网络声誉调查、专家验证调查等,立体调查得出调查数据。
    3.数据输入与数据生成
    将调查获得的数据输入根据“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商标价值评估”数理模型建构的电脑软件系统,电脑自动生成数据结果。
    4.数据分析与数据排行
    根据电脑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排行。
    (二)评估应用
    1.评估时间
    在2009—2012年间,采用评审对象2006—2011年间发生的数据,进行商标价值评估活动,六年数据,4轮评估(4轮茶叶评估单独举行,实为8轮),4度发布(茶叶发布单独举行)。
    2.评估基础样本数量
    2009—2012年间,以中国数量众多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商标为基础研究样本,采用商标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消费者调查、网络声誉调查、专家验证调查数据,基于模型的数理公式,进行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程序。四年间,参与评估的中国区域公用商标达到6173个商标,其中,2009年参评商标为639个,2010年参评商标为1522个,2011年参评商标为1709个,2012年参评商标为2303个。
    基于农产品的商标收益的相对不稳定性,每一次评估均采用评估当年之前的3年数据。2009年的评估数据采集自2006—2008年间数据,2010年的评估数据采集自2007—2009年间数据,2011年的评估数据采集自2008—2010年间数据,2012年的评估数据采集自2009—2011年间。
    虽然,从表面上看,2009—2012年间的评估活动,只是评估的研究对象从639个大幅度提升为2303个,实际上,伴随着这四年评估过程的,是中国各个区域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推动专业化生产,实施规模化布局、形成标准化产品的过程,是产业相关主体利益平衡的过程,是区域影响获得增强、农民稳定增收的过程,更是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商标日益迈向成熟、商标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3.累计评估商标数量
    由于数据要求高,2009—2012年间,我们在对参评商标的数据进行核实、甄别后,累计评估了852个商标,2009—2012年分别完成了对201、517、525、480个商标的评估。在被评的852个商标当中,参加4轮评估的商标102个,参加3轮评估的商标190个,参加2轮评估的商标185个,参加1轮评估的商标375个。总体如表3‐3所示。
    4.商标分布
    (1)品类分布
    横向来看,2009—2012年累计评估的全部商标,类别集聚特征明显。参评商标要分布在果品、蔬菜、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粮油等行业。其中,参评果品商标数量占参评商标总体数量的36%,占据最高比例。其他依次为蔬菜17%、茶叶14%、中药材10%、畜禽7%、水产6%、粮油5%、其他5%,具体数据如图3‐2所示。
    纵向来看,2009—2012年间,各年度参评商标的品类分布相对均衡。2009年,果品31.3%、蔬菜14.4%、茶叶21.9%、中药材14.4%、畜禽3%、水产6%、粮油4%、其他5%;2010年,果品33.7%、蔬菜17.4%、茶叶16.1%、中药材10.3%、畜禽5.6%、水产6.8%、粮油5.4%、其他4.8%;2011年,果品40.4%、蔬菜15%、茶叶18.1%、中药材8%、畜禽6.5%、水产4.4%、粮油4.6%、其他3%;2012年,果品34%、蔬菜16.9%、茶叶19.4%、中药材7.3%、畜禽7.7%、水产5.8%、粮油4.2%、其他4.8%。具体数据如图3‐3所示。
    (2)区域分布
    1)总体区域分布
    2009—2012年间,全部参评商标的地域分布不均,超过参评商标总数70%的商标主要分布在华东、西南、西北三大区域,具体数据如图3‐4所示。显然,这一分布现状与中国内地的农产品自然资源、物候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
    2009—2012年间,参评商标已覆盖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评商标数量在8~40之间的区域占了70%以上,其中,以山东、四川、浙江三省为最。商标区域集中状况如图3‐5所示。
    2)品类区域分布
    品类的区域分布基本反映了我国各省农业主导产业及商标化程度,如山东的果蔬商标、新疆的果品商标、浙江的茶叶商标等。具体数据如表3‐4所示。


    上一篇:商标忠诚度因子及其数值
    下一篇:商标价值评估数据结论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商标价值评估程序及其应用 商标,价值,评估,程序,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