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面临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竞争压力
在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国内申请调查方面,截止2003年6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案件1 030 032件,其中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198 010件,占申请总量的19.2%,其中发明案件占总发明的38.9%。这说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是专利申请较为集中和热点的领域,在该领域的申请中,发明专利143 078件,占本领域申请的72.3%,实用新型54 94 0件,占27.7%。由于发明专利占有较高的比例,这说明本领域专利申请的技术含量较高。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国内外总的申请比例为1∶1.1,国外企业略高于国内企业,但是发明专利的比例则是1∶1.26,这说明国外申请的技术含金量要高于国内企业。
所有技术类别的发明专利比例都比较高,说明信息产业处于整体上升阶段,是技术发展的热门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外竞争企业较强的国际化能力;二是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能力的增长。所谓能力包括生产经营能力和知识产权能力。从上面的专利申请调查的结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我国,发明专利正常时要在3年以后才开始进行实质审查,发明专利得到授权的时间范围通常是3~7年。因此,很多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布局已经完成,一些国内大型企业也已经开始进入循环。据此,可以认为在我国以及全球市场上,以知识产权竞争为表象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需要指出,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所受到的压力有些是自己造成的。像DVD企业这样惨痛的教训,仍没有引起重视,还在重蹈其覆辙。例如在数字彩电技术方面,只有很少的外国专利。
从另一个方面看,有实力的公司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投资行为也正在全面展开。以我国为例,外商投资行为已从最早的试探性、小规模投资进入长期性及全面性投资,而且广泛进入各类产业领域。尤其是在IT行业、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资金管理等方面得到了相当的完善,形成了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的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同时,国内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也在加速进行符合市场体制规则的改造和调整。这些企业为谋求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势必不断在技术、产品、工艺等各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申请取得各种知识产权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甚至垄断地位。中国巨大的市场同时为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的许可、交易等技术贸易提供了无限空间。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世界上最主要的计算机、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商已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日本制造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准备在今后三年内将生产线移往海外,而其中71%的企业将中国作为首选基地。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和地区,也在重新修订发展战略,以适应中国的崛起。韩国企业纷纷看好中国,新加坡已制定了新世纪中国策略,以加强与中国企业的联系,中国的港、台企业也正加大到中国内地投资创业的规模。
因此,可以预见,以生产经营能力为特征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