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版权登记、诉讼维权逐步迈向版权交易互联网版权保护从区块链开始
    来源:贵州日报
    相比传统的版权登记中产生的经济、时间、人力、风险等成本问题,贵州版权登记中心依托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特征,通过去中心化的架构,以技术标准为约束制度的区块链登记信用体系——贵州版权登记平台,既保障了作品信用体系不被篡改和破坏,又催生出线上版权交易市场这一新兴市场业态。从2018年底至2020年7月,该平台登记图、文、视、听类作品达10万余件,存证逾百万件;基于区块链、爬虫搜索、指纹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集版权存证登记、监测维权、交易金融、专利商标代理等服务于一体的CCDI版权云综合服务平台也已上线。
    近日,贵州省公筷公勺分餐制青少年创意设计邀请赛组委会与贵州版权登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为参赛作品的版权保驾护航,全程为参赛选手提供版权登记服务,共同推动原创行业互联网版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大数据+版权登记
    赋能版权登记高效快捷
    版权是原创设计的灵魂。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自媒体、音乐、设计等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版权保护从版权登记到诉讼维权都面临各种难题。
    如今,在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众多场景中,贵州版权登记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的“互联网+版权”业务,将数字版权登记、监测、维权、保护、交易等多种功能整合,提供了“数字版权一站式服务”系统。
    2018年,贵州版权登记中心在授权接入的贵州省作品登记平台基础上,升级开发了基于无钥签名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存证+登记”双证系统,通过区块链同步存证+版权局作品登记,为互联网作品确权难、监测难、取证难、维权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登记的数字作品做永久的存在性证明,保护作品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实现了版权相关业务的在线化、便捷化、合法化。
    “原来传统线下版权登记,每一件作品申请人要带实物材料到版权局进行现场办理,审核、发证、材料归档保存等一系列环节下来,办理成功至少需要35个工作日。”黔东南州版权科科长潘燕说,现在贵州版权登记中心只需线上提交作品及材料登记审核,即时存证,5-10个工作日便可完成,不仅可以获得由版权局出具的作品登记证书,还可获得对应的区块链存证证书。
    据贵州版权登记中心主任刘明旻介绍,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加密存储等特点,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贵州版权登记中心是一个线上互联网版权登记平台,在有效解决版权确权难方面,打破了传统线下版权登记的弊端,节约了申请成本,提升了登记效率。
    在侵权监测方面,通过指纹特征提取与比对技术,结合网络爬虫、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图片、文字、视频等作品进行全网7×24小时侵权监测,对海量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存储及管理,按一定算法自动识别和判断哪些内容涉及抄袭,爬取范围更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对于监测到的内容,会按侵权对象、侵权作品和侵权结果进行分析和排序,输出侵权对象的联系方式、域名等数据,并自动进行分析整理,快速定位侵权主体。
    贵州版权登记中心
    为原创作品保驾护航
    像公筷公勺分餐制青少年创意设计邀请赛这样云集众多参赛作品的比赛,难免或多或少会碰到“撞衫”事件。一件作品越有创意、越有价值就越容易被“拷贝”。因此著作人给作品的版权登记,便是给自己作品加装了防盗网。
    著作权法中提到,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就自动生成版权。刘明旻说,但是以前很多人作品创作完成后,只会跑到邮局把自己作品寄给自己,以邮戳来作为创作时间点的证明。现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存证,保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就上链的同时,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有留痕,都是不可篡改的。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2016年,贵阳太阳鼓原创手工银饰的徐女士就遇到了件闹心事。“原本是我们团队设计出来的手工银饰,却被别人模仿了去。打官司还输了,唉,就因别人给作品做了版权登记。”从此以后,徐女士团队设计出的作品第一件事就是给作品登记版权。
    刘明旻提到,目前进行版权登记的作品将会有作品登记证书以及版权存证证书,这是作品产生版权纠纷的有力证据。
    依托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特征,贵州版权登记平台能够解决传统登记中产生的经济、时间、人力、风险等成本问题。目前,集成版权登记、版权监测、诉讼维权、版权交易、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为一体的CCDI版权云综合服务平台也已上线。
    民族民间文化版权
    贵州版权登记重中之重
    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版权知识,越来越多著作人开始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仅2019年,平台作品登记量达35000多件,是2018年的29倍,贵州省内作品版权登记也有大幅增长。
    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领导与扶持下,贵州版权登记中心将专项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产品提供免费版权登记服务。
    “近年来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使民族民间著作人成为真正受益人,民族民间文化版权保护迫在眉睫。”据刘明旻介绍,因为大部分非遗传承人版权意识薄弱,不了解自己作品价值,不知道版权保护有哪些要点,更有著作权人认为现在登记版权是件程序很繁琐的事,所以我们在进行免费版权登记服务时,都必须先科普版权知识。截至目前,贵州版权登记中心已服务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企业19家、非遗传承人近20位,首批已完成210件作品登记。
    下一步,贵州版权登记中心在对登记作品进行整理、精选后,将从省内主要媒体到各级融媒体中心陆续开展专题宣传推介,为版权保护事业的发展宣传造势。同时,还将为版权人搭建沟通渠道,结合国内各类文博会、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等活动,集中开展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版权衍生品宣传推介,促进版权交易授权,旨在构建一个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平台。
    相关链接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贵州在行动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已刻不容缓。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高达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1/4得到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9亿饥饿人口。
    8月29日,贵州省公筷公勺分餐制青少年创意设计邀请赛“遇见贵州”赛区启动仪式暨公筷公勺公天下·遇见贵州论坛即将开启。为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此次论坛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卫健专家、餐饮从业者展开对话,共论分餐制、节俭用餐与餐桌文明。活动还将面向大众发布《贵州省分餐制·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餐饮企业积极开展分餐制·文明餐桌行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上一篇:科创板上市企业如何跨越知识产权门槛
    下一篇:广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版权登记、诉讼维权逐步迈向版权交易互联网版权保护从区块链开始 版权登记,诉讼,维权,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