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前有“国产”乔丹商标之争,后有耐克和乔丹商标版权之争_企红网

    众所周知我们国有品牌“乔丹”涉嫌侵犯乔丹本人的商标权,2017年经过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胜利乔丹本人胜诉。这不又来一个耐克与摄影师的商标版权之争,不过这次获胜的是耐克。


    雅各布·伦特米斯特(JacobusRentmeester)曾在2015年将耐克公司告上法庭,这位美国摄影师认为Jordan品牌的飞人标志原型出自于他在1984年的一张摄影作品,耐克的做法侵犯其权益。


      时隔三年,这起版权争议案有了结果。当地时间228日,《美联社》报道称,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最终宣判侵权不成立。法官表示,虽然伦特米斯特的摄影作品与飞人标志相似度较高,但不代表其拥有这一标志的版权。换言之,耐克获得胜诉。



      众所周知,1984年,21岁的迈克尔·乔丹在NBA选秀中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不久之后,耐克以5250万美元的合同签下乔丹,并在1985年为其推出第一代Air Jordan篮球鞋。


      真正标志着Air Jordan时代的到来是在1988年——当年面世的第三代Air Jordan球鞋首次使用飞人标志,此后它逐渐被沿用到Jordan品牌的各种商品上,正式与耐克的“对勾”区别开来。目前,Jordan品牌每年为耐克创造的营收超过30亿美元,飞人标志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设计案例。


      直至2015年,一位来自纽约的摄影师雅各布·伦特米斯特突然将耐克告上法庭。


      根据伦特米斯特的描述,1984年夏天,他为迈克尔·乔丹拍摄了一张空中跃起、双腿分开的扣篮照片,被刊登在《生活》杂志的奥运专栏里。他表示,拍摄照片时,自己和乔丹花费很多时间商量拍摄的动作和角度,最终受到芭蕾舞的姿态启发。



      不久之后,这张照片被耐克看中。作为自由职业者,持有版权的伦特米斯特拿到150美元,作为耐克两次使用这张照片的费用。


      1987年,这家运动品牌模仿照片原型,重新拍摄了一张飞人扣篮图,并且引申设计制作成Jordan品牌的标志。在此过程中,耐克曾支付给伦特米斯特1.5万美元,但并没有买断这一版权。


      距离原照片拍摄超过30年,耐克利用这一飞人标志商标赚得不少。此时,伦特米斯特认为,这一举动违反当年他和耐克公司的协议,因而在2015年提起上诉。伦特米斯特表示,当时耐克购买照片使用权只适用于Air Jordan 1的广告,后来耐克将此创意用在品牌标志上则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经过两年多的审理,法官保罗·沃特福德表示,虽然这一空中芭蕾动作创意源自伦特米斯特,但这只能证明1984年那张照片的版权属于其本人,他的版权并不足以在这一概念上形成垄断。而两张照片中,飞人乔丹的姿态、背景和灯光位置都不尽相同。最终,法院驳回伦特米斯特在2015年对耐克的索赔诉讼。


    相关阅读:

    乔丹体育搭便车不受待见



    上一篇:微软为视频编辑器注册商标_企红网
    下一篇:江苏小厨娘商标被启东“假厨娘”侵权_企红网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前有“国产”乔丹商标之争,后有耐克和乔丹商标版权之争_企红网 前有,国产,乔丹,商标,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