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河核桃!我小时候就兴吃这个,现在居然贴上商标了!”日前,在深圳工作的刘春妮回到熟悉的家乡——山东省莒县,不禁惊叹于家乡的变化。
“那当然了,还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呢。”商店老板底气十足地说,“莒县丹参茶、陵阳西瓜,这几样是咱们这里的土特产,都注册商标了,保质保量。”
“好卖吗?”刘春妮问道。
“要是不好卖,咱也不进货啊。现在大家送节礼,也追求送健康、送实在,关键东西得有品质,花花绿绿的高档烟酒还不如咱家门口的土特产呢。”老板哈哈一笑,又指着另一个货架上的商品说,“喏,这些贴着商标的是正月十五之前进的货,都是早就预订的。”
过去,农民种植核桃,重产量轻质量,不少人揣着小心思,想着大家都是赶集散着卖,掺点次品也没有人会发现。久而久之,以往日积月累攒下来的好名声坏了,销量也下来了。现在好了,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当地核桃种植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公司合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开展商标注册工作,筛选合格的核桃贴标发货销售,谁也不敢再坏了这块产地“金字招牌”。
近年来,莒县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商标兴农、商标助农、商标富农”战略。“我们主动联系政府,宣传商标惠民政策,同时强化行政指导,引导各乡镇根据实际,采取‘基地+企业+商标’和‘散户+合作社(协会)+商标’等模式开展经营。”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高于市场价收购种植户的散装核桃,筛选之后再销售。”授权使用寨里河核桃商标的行业协会负责人李加召说,“普通核桃卖市场价,再差点的核桃直接散卖,精选特级核桃贴上商标后,能比普通核桃卖出高一倍的价格。”
品牌有了,如何打开市场成为最大的问题。“帮助申请注册商标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把品牌打响、擦亮,实现品牌效益。”莒县市场监管局商标广告科科长李兵说。该局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先进品牌运营经验,一方面,以突出莒文化为亮点的莒国古城重建为契机,帮助当地传统种植业品牌落户古城,做好文化旅游和农产品商标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市场影响力,引导品牌农产品除了通过传统实店销售,还通过微店、网店销售。
“一觉醒来,账户里就有了新进项。”从事农产品网店经营的小刘高兴地说,“指甲盖那么大的商标往上一贴,产品价格就上涨了近一倍,赶上节日还供不应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