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机制
来源:信息时报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全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10月27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在“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实验区建设精细化改革的两项创新举措和成效。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总经济师顾晓斌介绍到,2016年4月,广州开发区在全省率先建立政策兑现服务“一门式”办理模式,设立全省首个政策兑现“一门受理”服务专窗,启动运行全国首个政策兑现信息服务系统,在全国率先公开承诺政策兑现限时办结。我们总结了有四个“一”的特点。
“一站式”公开,变隐性门槛为阳光兑现。搭建“黄埔兑现通”平台,所有的政策兑现事项一目了然,有效提升政策知晓率。
“一门式”整合,变零碎管理为全面统筹。建立政策兑现服务“一门式”办理模式,通过归口管理,将原来分散在发改、科技等16个部门、56项政策、418个事项进行全面整合,由一个部门(政研室)统筹跟踪,有效克服传统兑现工作分散、政出多门的弊端,实现政策前端与政策后端业务高效协同。
“一链式”流程,变无序管理为规范操作。对区内各项政策细则、各种兑现事项、各部门兑现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再造,整合为统一标准的流程步骤,明确政策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10个兑现要点,实现兑现效率大提速。
“一窗式”受理,变多口受理为一窗通办。设立政策兑现服务窗口;创新“无接触兑现”和“替你跑”服务,推行双向邮寄业务办理,将政策兑现服务延伸至企业和居民家中,实现企业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我们现在平均每宗办理时限21个工作日,效率提升4倍以上。
这里有一组数据是效果比较明显的,今年上半年在疫情情况下,我们新增市场主体5.2万户,同比增长87%,占我们全市四分之一,增速也是全市第一。说明企业对我们投资的意愿和落户是数量是大幅增长的。
二、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2016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广州开发区深耕全国唯一知识产权综改“试验田”,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出了创新举措。
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机制建设。落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揭牌运营全国首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建全省首个政企联合的黄埔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
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链条。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整合70家金融机构和13家知识产权机构资源,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出台“知识产权10条”2.0版,100%补贴企业质押融资产生的评估费、担保费或保险费,并给予3%的贷款贴息,设立2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企业通过专利质押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2019年,以11家区内民营科技企业140项核心专利权许可费作为基础资产设计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额度是3.01亿元,是全国首支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创科技企业运用“专利许可”在资本市场融资先河。2020年,在发行首支产品的基础上,再次发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2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24家企业融资4.34亿元,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从1.0到2.0的跨越。
通过知识产权的综改试验,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里有一组数据:2019年,我们全区PCT国际专利申请(75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803件),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第一;专利质押融资金额(23.6253亿)、新增贯标企业数量(261家)、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22项)等主要数据均位居全市第一,占比非常高,达到四成多。
在营商环境改革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接下来全力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