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改革勇尝“头啖汤”
截至2019年底,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国内外专利申请达4300余项,专利授权2300余件。然而,在成为“专利大户”前,京信通信也曾为专利问题所扰,甚至遭遇了一场长达10年的国际专利诉讼案。虽然最终诉讼案京信通信获胜,但公司为此付出了上千万元的诉讼费。
“知识产权问题不解决,产品就走不出国门。”京信通信吸收这一惨痛教训,全面发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京信通信所在的广州开发区,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为了鼓励企业创新,作为全国唯一的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改革“试验田”,隶属广州开发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勇尝“头啖汤”(粤语地区民间俗语,煲汤试味的第一口汤。引申为做什么事都争当第一人,敢为人先),首开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互认政策先河,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和典型案例。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落地
“有了这份保障,再遇到海外纠纷,企业的负担会大大减轻。”京信通信副总裁李学锋所说的保障是指“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
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数据,中国超过20%的“走出去”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中曾遭遇知识产权纠纷,仅2018年在美国就有1047家中国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成为被告。
为了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从国内拓展至海外,广州开发区发挥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集聚的优势,推出了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保单,向区内的金发科技、京信通信2家企业签发了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保单,为企业提供725万元的出海风险保障。
早在2017年,广州开发区已推出了知识产权“美玉10条”,并在2018年修订颁布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今年5月,“知识产权10条”2.0加码出台。“相比以往政策,‘知识产权10条’2.0版金融扶持面更广,特别是新增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奖励,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局长蓝伟锋说。
此外,广州开发区一直致力于培育和引导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设立2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参与组建6亿元广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设立6500万元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两只基金共完成9笔股权投资,其中2家被投企业已实现科创板上市。
累计发行3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广州开发区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都有自主创新技术,但普遍缺乏庞大的固定资产。支持中小企业办大事,必须将他们手中的知识产权资本化、价值化。”蓝伟锋说。
对此,广州华银健康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华银)副总经理向贤青坦言,作为国内在病理学、精准医学和远程病理方面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华银近年来保持每年40%—50%的快速增长,对资金持续投入的需求很大,使用知识产权作为助推工具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2019年,华银获得广州开发区第一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融资。今年,其再次以核心专利权为“知本”,成为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首批获益企业,获得1000万元融资款项。
继去年全国首支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落地后,广州开发区今年8月又正式发行两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中信证券—广州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许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粤开—广州开发区金控—生物医药专利许可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企业提供4.34亿元融资。至此,广州开发区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达到3支,占全国总量的30%。
目前,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方面,广州开发区初步形成了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质押融资—投资基金—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金融资金供应链,逐步打造成为知识产权引领型创新驱动发展之区。今年前9个月,已帮助144家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21.49亿元,占全市比例37.91%。
2年后国家知识中心将初见成效
“双11”当天,广州开发区在北京举行中新广州知识城专题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
历经10年发展,中新广州知识城已建成全国唯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元素集中高地,聚集了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100多家机构。2019年,累计专利申请量达179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76%、137%、116%。
“未来,中新广州知识城将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着力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广州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2年,国家知识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知识城营商环境位居国际前列,知识城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