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温州知识产权ABS结构,质押率86%,融资利率年化3.99%
来源 : 温州日报2021年1月5日下午,“兴业圆融-温州技术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挂牌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我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破冰”发行。
此次挂牌发行,成功激活12家温州中小科技型民营企业56项“硬核”技术产权获得1.9亿元融资,并进入证券市场。为全国技术产权证券化探索提供了“温州样本”。
创新突破的背后,温州相关单位是如何破解技术产权估值难、融资难、风控难的问题?56项技术产权通过怎样的“炼金术”融来亿元资金?如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破解资本市场服务更多科技型企业难题?为此,记者走近创设该产品相关单位负责人,揭秘温州发行全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背后的故事。
政企合力开辟融资新渠道创新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
技术成果是科技型企业重要的产权,具有资产专用性但缺乏流动性,成为躺在企业里“沉睡”的无形资产,消解企业的创新热情。如何激活技术产权的资产价值,把凝结智慧的技术成果转换成可以在资本市场出售、流通的证券进行融资,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在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全国首个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过程中,率先启动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发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以改革担当精神先行探路破解难题,让优良的技术资产得到优质的金融资金,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市科技局副局长朱勇敏介绍说,技术产权证券化就是通过设计一种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将技术产权转换为具有流动性、可交易的金融资产,从而在资本市场上快速融资。
一个创新的科技金融融资产品的诞生需要优质的创新生态。此次产品的成功发行可谓“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催生而来。
温州市科技局牵头,联合市财政局、金融办等政府部门,组织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华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温州分行、浙工贸温州知识产权学院等专业机构共同设计,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
采用民营小贷公司为底层小贷债权资产放款机构,温州国有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产品增信,科技型中小企业持有的技术产权作为反担保质押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将企业的技术产权资产打包并发行证券进行融资。
在试点工作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温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政策鼓励探索技术产权证券化,从政策层面给予保驾护航。市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等单位齐心协力主动担当,通过遴选比对、反复测算、模拟推演,对发行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需解决的第三方机构选定、服务机构收费标准确认、贴息政策和机构费用兑现等问题予以明确。
浙工贸温州知识产权学院为研制“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智库支持和前期论证。市融资担保公司为简化程序、方便企业,先行垫付贴息并替底层资产企业申请贴息。兴业银行温州分行积极参与,解决华峰小贷公司2亿元过桥资金的授信。
激活“沉睡”的技术产权有了“身价”可上市
技术产权证券化的核心是底层资产即技术产权。如何筛选优质技术产权并给这种无形资产估值定价是实现技术产权证券化的关键。
温州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采用技术产权价值“先评估,再入池”的模式。市科技局会同市融资担保公司、兴业银行、连城评估公司、华峰小贷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尽调小组,根据经营水平、技术产权质量与价值、资产规模等因素确定40家预选科技型企业。随后赴企业开展走访尽调,确定符合证券化融资条件的12家企业技术产权开展评估、授信,最终以评估后的技术产权价值确定融资金额,实现无形资产价值“明码标价”。
“我们共同花了几个月才完成资产包的筛选,对底层资产的质量、价值、稳定性、权属状况严格把关。”北京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温州办事处主任胡健敏告诉记者,底层资产包的筛选是从技术产权的法律、技术、经济因素三个纬度进行评估,对技术产权权属稳定、技术先进、具有市场发展上升空间的技术产权进行筛选。
最终12家企业的56项技术产权作为此次挂牌发行产品的“资产池”包括26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非专利技术,涵盖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节能环保、汽车配件制造等多个领域。质押技术产权评估总价值2.2亿元,授信发行金额1.9亿元,质押率达到86%,远高于一般知识产权质押率。企业最低获得1000万元融资、最高获得2840万元融资,平均每项技术产权获得融资339万元。期限为2-3年。
“没想到平时躺在企业抽屉里的‘专利证书’这么值钱,更没想到的是一项专有技术纳入资产包获得融资。”温州宏源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勇军高兴地说,该公司此次凭借5项技术产权获得1500万元融资。
“与已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相比,温州打造形成技术产权证券化新模式,是我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无形资产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伍堂介绍说,此次发行的产品底层资产首次完全依托于技术产权,不仅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还拓展至技术秘密和专有技术,不涉及房地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应用好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发展提供新通道。
“这是科技金融融合的一项创新举措。”刘伍堂认为,此次发行的产品,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带来“破圈”效应。虽然我国设立科创板为资本市场“输血”科技型企业服务,但是对于众多中小科技型企业来说,进入门槛高,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将惠及更多科技型企业,引导资本市场资金流向科技型企业。
挂牌仪式上,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平生致辞说,“兴业圆融-温州技术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作为全国“首单技术产权”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挂牌转让,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由地方政府牵头,将地方国有融资担保企业信用传递至实际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拓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新路,有利于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复制推广。
创新政策企业“减负”开辟资本赋能科创导流渠
相比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此次技术产权证券化融资规模大、额度高、成本低、融资期限更长。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财政补助、中介机构让利和提前兑现优惠政策等举措,此次获得融资的企业最终年化率降低至4%以下,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据介绍,为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此次技术产权证券化获得融资的企业,相应融资利息的财政补助标准从10%提高至20%,担保费由标准费率1%降为0.56%,券商、评级、律所、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根据发行规模以优惠费率标准收取相应服务费,技术产权证券化项目涉及各机构费用可享受市级财政补贴90%。
同时,面向获得融资的企业启动提前兑现政策举措,由市融资担保公司先行垫付融资中介服务费用,不需要企业先行支付相关费用,使参与企业对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带来的好处更有获得感。
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目前获得100多项专利权,此次该公司有5项发明专利被纳入资产包,获得2000万元的融资。“这次突破性创新解决了轻固定资产的科技型企业债权融资最核心的问题。”该公司董事长林飞和告诉记者,“技术产权证券化不仅盘活了技术产权这项无形资产,3年期、年化率3.99%,大大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还增强企业信用,让我们提前在资本市场上亮相。”
此次参与技术产权证券化项目的企业大都有上市的目标,能够有机会在资本市场提前亮相,无疑是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更加深了他们对技术产权的认知,激发创新热情。
“这种亮相展示了我们技术成果的高含金量,也为企业在知识产权交易、保护等方面提供价值依据。”在深交所,浙江新富尔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德荣看着自家企业的技术产权上市高兴地说,持续的创新投入在此时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让人倍感振奋,更加坚定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相比传统融资渠道,3年期、年化率3.99%太优惠了,有利于科技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或进行战略布局。”该公司凭借“连接器自动插针机”等5项专利所有权无形资产获得2840万元融资,成为此次获得融资额度最大的企业。
据介绍,该产品构建五级风险防范机制,降低该产品投资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代偿流程,全力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有效加快赔付效率、增强投资人信心。”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国有担保公司,推动技术成果资本化,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是国有企业的责任。产品一经销售就获得兴业银行温州分行、龙湾农商银行等投资机构积极参与,为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开辟导流渠。
技术产权证券化“破冰”,对于拥有百万市场主体和数万高价值技术产权的温州来说,来自资本市场的“活水”将会惠及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赋能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