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河村的现场工作会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春节来临之际的云贵高原,微风拂面,天朗气清,暖阳高照。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木里河村的茶园里来了一批特殊的采茶客人。
“普洱市历史悠久,茶马古道从这里起步,普洱茶文化在这里发端,被誉为‘从茶林里长出来的城市’,普洱茶汇聚和承载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等众多知识产权,其品牌声誉闻名海内外。因此,建设普洱茶康养小镇便成为了当地文旅开发的重要议程之一。”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近20年的老周,是普洱茶康养小镇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一边与村民一起采茶,一边热情洋溢地向客人介绍。
老周的话引起了人群中一位学者的注意。“依赖普洱当地亚热带气候等多种自然条件,普洱茶的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在发展茶旅融合、文旅融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位学者便是云南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余迪求,在他看来,普洱要想发展特色康养小镇,离不开对普洱茶作为云南特有的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这才是其真正的“特色”所在。
“这一大片桉树就是当年从国外引进来的,它们在快速生长的同时也在消耗大量水资源,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降低乃至枯竭,也因此被人们冠以‘霸王树’的恶名。”眼前山坡上的一大片粗壮挺拔的桉树林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珺的注意,她认为,可以考虑引进植物新品种树木替代桉树的种植,维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与普洱特色康养小镇的建设目标是相一致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大会今年将在昆明举办,通过这个国际化平台将可以把保护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案例展示给全世界的人们,同时,康养小镇项目还可以把传统的中药材开发出来,推出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带动推出相关的文化产业。”国家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首席专家赵富伟认为。
“作为一个‘云彩’下的康养文旅项目,需要结合当地乡村振兴的实际,探索文化建设助力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将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元素相融合,让当地老百姓和少数民族同胞共享普洱文旅融合的实惠。”听完老周的介绍,电影导演、创意文化运营专家贝德诺维基表示,需要从当地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打造普洱茶特色文化品牌和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现在,我们普洱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名片发展战略举措,聚焦文旅主业,也是着力提升文旅、茶旅融合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行动。”老周说,这次把大家请来召开现场工作会,就是想针对国家和省里的重大规划,让大家从传统知识、遗传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等领域为普洱的茶旅融合和文旅产业发展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为弘扬普洱茶文化和助力当地脱贫致富“问诊”“把脉”。
日上三竿,彩云之下,茶园里的茶农正准备收工,而这一行人讨论似乎还意犹未尽,但是大家心中都仿佛已经有了答案。
采访感言
华侨城普洱茶康养小镇的建设和文旅开发,立足于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打造汇聚传统知识、遗传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等为一体的文化品牌体系”建言献策,将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与文旅融合,为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和文旅产业打开新的思路,也为真正再现“茶马古道”的昔日繁华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