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品牌的网络化发展特征
品牌的生成和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顾客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也有产业特征、政府行为、法律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赵晶,2007)。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1990)表明,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以及竞争者五个因素。其研究发现,对于符合钻石模型的集群,其知名品牌数量和影响力远远高于其他集群。波特的研究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个知名品牌的成长,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努力的结果,外部环境的影响也相当重要。品牌生态学则从微观的角度提出TJ'b部环境对品牌影响的思想。[5]生态学观点认为,品牌不仅仅由消费者驱动,外部的供应商、竞争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个体品牌的活力取决于品牌内部系统状态、资源状况及外部市场环境的适应性(王兴元,2006)。 集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知名品牌聚集现象。品牌聚集既是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结果,也是集群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集群都会产生很多知名企业品牌,支撑集群的发展。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工业集群不仅汽车产量占全球第一,更有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等世界强势品牌。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已经进入了品牌聚集阶段,如浙江省温州市有省级以上名牌134个,有1 1个产业具有“国字号”品牌。其中,低压电器产品行业中全国知名品牌就有5个,占同行业全国名牌总量的62.5%;浙江省诸暨市拥有国家级名牌23个,浙江名牌55个。其他一些产业集群也形成了知名的品牌聚集现象,如江苏常熟纺织产业集群、福建石狮市纺织集群、佛山的陶瓷集群、台州工业缝纫机集群等,集群内名牌数量在全国同行业中所占比例遥遥领先,同时,产品质量也名列前茅。品牌聚集不是简单的品牌堆砌,品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一个品牌的提升不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同时依赖所在区域和产业的其他品牌资源及能力。集群中的各个品牌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集群中个体品牌的成长受到品牌竞争、品牌学习以及品牌合作的驱动(钟岩、徐进刚,2003)。从更广泛的外部主体来看,政府、营销机构、研发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集群内的中介组织也是影响集群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因素。显然,集群环境下的品牌聚集的实质是集群内个体品牌所形成的网络。
虽然我国一些集群内出现了很多知名品牌,形成了强大的集群企业品牌网络,但我国很多产业集群的品牌发展状况依然令人担忧。比如中山沙溪的服装行业中,只有一件著名商标,没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企业统称名牌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0.14%,产值1.1亿元,占该地区行业经济总量的2.9%;中山古镇的灯饰行业中,也只有一件著名商标,没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0.04%,产值1.38亿元,占该地区行业经济总量的3.1%。即使处于相同行业的集群,其在品牌聚集态势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我国的三大电器集群:青岛电器集群、慈溪电器集群和顺德电器集群的品牌发育就存在很大区别。截止到2006年,青岛家电类中国名牌产品已达20种,产品种类繁多,仅海尔旗下的名牌产品就多达12种,顺德拥有科龙、容声、美的、万家乐、格兰仕等著名品牌。而慈溪家电无论是在名牌数量上还是在价值上,都处于明显落后的地位,仅有三A、方太两个驰名商标和方太吸油烟机、先锋电风扇等中小品牌。同样是纺织工业集群,晋江纺织工业产业群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2项;温州纺织工业产业群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4项;而虎门纺织工业产业群却没有一个国家级的品牌。品牌的缺乏使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对集群企业品牌网络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