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2020国际专利申请量仍实现增长 国际商标申请量略有下滑
来源:半导体联盟
通过WIPO《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是衡量创新活动广泛使用的指标之一。尽管全球GDP预计降低3.5%,但2020年的PCT申请量增长了4%,达到27.59万件申请,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数量。
据WIPO统计,2019年中国超过美国首次成为PCT体系的年度最大用户——美国自1978年PCT投入运作以来一直保持这一地位。2020年,中国(68720件申请,同比增长16.1%)仍是WIPO-PCT体系的最大用户,位居其后的是美国(59230件申请,+3%)、日本(50520件申请,-4.1%)、大韩民国(20060件申请,+5.2%)和德国(18643件申请,-3.7%)。
现在,亚洲占PCT申请活动总量的53.7%。(来源:WIPO)
2020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5464件已公布PCT申请量连续第四年成为最大的申请人。位居其后的是大韩民国三星电子(3093件)、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2810件)、大韩民国LG电子公司(2759件)和美国高通公司(2,173件)。
在教育机构中,加利福尼亚大学以2020年的559件已公布申请继续居于申请人榜首。麻省理工学院(269件)位列第二,其后是深圳大学(252件)、清华大学(231件)和浙江大学(209件)。上榜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来自中国、四所来自美国、一所来自日本。
就技术领域而言,计算机技术(占总量的9.2%)在已公布的PCT申请中占比最大,其次是数字通信(8.3%)、医疗技术(6.6%)、电气机械(6.6%)和测量(4.8%)。
2020年,在排名前十的技术中,有六项技术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音像技术的增长速度最快,达+29.5%,而上年为8.7%。其次是数字通信(+15.8%)、计算机技术(+13.2%)、测量(+10.9%)、半导体(+10.1%)和药品(+10%)。
国际商标申请(马德里体系)
商标往往代表着推出新的商品和服务,这两者都因全球大流行疫情而放缓,因此对国际商标体系的使用略有下降。2020年,通过WIPO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提交的国际商标申请量减少了0.6%,至63800件,这是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滑。美国(10005件)仍是使用WIPO马德里体系提交国际商标申请量最大的申请人,其次是德国(7334件)、中国(7075件)、法国(3716件)和联合王国(3679件)的申请人。在排名前十大来源地中,中国(+16.4%)是唯一一个在2020年取得两位数增长的国家。
瑞士的诺华集团以233件马德里申请在2020年位列申请人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7件)、日本的株式会社资生堂(130件)、德国的ADP高斯曼公司(123件)和法国的欧莱雅公司(115件)。
在WIPO受理的国际申请中,指定最多的类别是第9类(计算机软硬件及其他电气或电子装置等),占2020年总量的10.6%。其次是第35类(商业服务;8.1%)和第42类(技术服务;7.1%)。在前十大类中,第10类(外科、医疗、牙科和兽医用仪器等;+21.1%)和第5类(药品和其他医用制剂;+9.2%)增长最快。
国际外观设计体系(海牙体系)
德国以3,666项外观设计仍占据国际外观设计体系(海牙体系)最大用户的位置。美国(2,211项外观设计)从第六位上升至成为2020年海牙体系的第二大用户。瑞士(1,944项外观设计)、大韩民国(1,669项)和意大利(1,231项)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在前十大原属国中,美国(+62.7%)、土耳其(+34.7%)和中国(+22.7%)是2020年仅有的三个录得增长的国家。
大韩民国的三星电子凭借已公布申请中的859项外观设计连续第四年占据申请人榜首,其次是美国宝洁公司(623项)、荷兰Fonkel Meubelmarketing(569项)、德国大众(524项)和中国的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516项)。中国企业首次跻身前五名申请人之列。
2020年,与运输工具相关的外观设计(10.1%)在全部外观设计中占比最大,其次是录音和通讯设备(8.8%)、包装和容器(8.4%)、家具(7.4%)、照明设备(6.9%)。
域名争议
2020年,商标所有人根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向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提交了创纪录的4,204起案件,自WIPO这项服务开始以来,已突破50,000件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