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变局中 开新局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既面临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也蕴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知识产权如何助力中小企业把创意推向市场?中小企业如何运用知识产权,适应新形势,增强竞争力?在迎来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本报特邀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教授龙小宁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冯晓青,对话知识产权和中小企业,从经济学、法学等不同角度探索知识产权护航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之道。

      创造

      记者:每个企业的创新几乎都始于创意,知识产权在中小企业发展、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龙小宁: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带来业绩增长

      无论规模大小,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决策的过程中,遵循的是同样的经济逻辑,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回报。所以,当一个创新活动或知识产权决策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时候,企业无论大小大都会主动选择去从事这一活动;反之,企业将不会开展创新创造活动。

      我们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知识产权和创新产品会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说来,每增加1件专利授权,工业企业可实现0.24%的年销售额增长,而上市公司可增加608万元的市值。基于德化陶瓷企业的研究发现,每增加1件版权登记,德化的工艺陶瓷企业可增加3000元的利润。

      这些数据表明,企业拥有知识产权,不管是以专利、商标还是版权的形式,都可以对企业经营产生正面的影响。同时,这种正向效应并不拘泥于企业规模变化,换句话说,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拥有知识产权对它们的经营都是有好处的。

      冯晓青:知识产权贯穿于企业创新发展全过程

      企业的市场行为动机取决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企业创意的迸发则体现在对某一阶段消费者需求的快速捕捉和准确把握上。创意是一颗种子,创新是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一系列配套动作,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思维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贯穿于企业创新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品牌文化为底蕴,以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经营创意为后盾,建立技术标准,形成知识产权布局,通过出售、转让、授权、租赁等方式使经营战略得以运转,推动企业利润不断增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看知识产权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创新是企业抢占市场的第一竞争手段,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一种具象呈现,开展知识产权布局也即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加固。在企业推行新产品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可能通过模仿、反向工程、复制等多种手段减少成本获得此项生产技术,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提交专利申请保护产品创新,通过注册商标强化企业在某一消费领域的标识性和影响力,进一步通过专利、商标等的组合和战略布局,为企业创新竖起坚实护盾,为企业市场拓展铺好前路。不仅如此,知识产权还是企业投融资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获得丰厚利益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知识产权带来的企业战略思维进步、市场口碑、广告效应等附加效益。

      发展

      记者: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和运用情况整体处于怎样的水平?其与企业规模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龙小宁: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一个企业自身的创新行为往往可以通过其所创造的知识成果的传播,给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正向影响。这种对创新企业自身以外的正向影响,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正外部性。正是因为创新活动的“正外部性”,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阶段,鼓励企业创新尤为必要。

      我们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上市公司数据库、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和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来观察我国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表现。分析发现,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大致呈现出与企业规模正相关的规律,在各类企业中,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前者研发支出强度为2%至4%、平均专利拥有量为22件至34件,而后者研发支出强度为0.8%至1.4%、平均专利拥有量为3件至5件);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规模越大,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也越大,其中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最低(研发支出强度为0.8%、专利持有量为3件至4件)。

      如上所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知识产权和创新产品都能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小企业没有像大企业一样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拥有更多创新产出和知识产权拥有量?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小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决策得到的边际收益是相同的,但却没有选择进行相同数量的创新投入,原因应该是这一行为和决策对应的边际成本不同。创新以及知识产权创造是一个长期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首先,没有足够的内部留存收益来进行创新投入;其次,在向外界进行融资时会面临融资难等问题。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层层递进

      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占GDP比重逾16%。“三新”经济的快速发展驱动市场更加活跃,消费需求逐渐呈现小众化、差异化趋势。中小企业也获得了凭借“小而专”的市场策略,以“创新”与“创意”获取市场份额的机遇。

      当前,在政策引导、技术革新、市场竞争和国际经贸发展的多重因素下,我国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有一定认知,但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未掌握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获得,但保护运用知识产权的手段较为单一;二是部分中小企业发展仅聚焦于短期财务目标或市场目标,缺乏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规划,进而导致企业的知识产权部分服从于其他业务单元,很难获得释放长线价值的机会;三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还有待提升。

      当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依据麦肯锡公司构建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金字塔模型,从塔座到塔尖依次向上分为五个层级:防御、成本控制、利润中心、综合和远见。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目前普遍位于“防御”和“成本控制”层级,即努力取得知识产权,建立起防御性地位和能力,在初步立足行业后,开始优化知识产权成本使用。控制成本后,企业着手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利润,以利润为中心对知识产权展开综合运用。当知识产权战略大致达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企业的目光将进一步跳出封闭的利润空间,知识产权也将被转化为更具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运用

      记者:该如何开展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中小企业把创意推向市场?

      龙小宁:依靠市场力量将创意推向市场

      要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创新和融资难的困境,依靠市场力量非常关键。以专利保险为例,我们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2年推行的专利保险试点展开实证研究,发现这项试点的实施提高了专利诉讼的数量和专利保护的水平,从而激励了企业创新。这个成功案例的作用机制如下:政府支持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企业自发进行保险购买,从而达到了降低侵权诉讼成本、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进而增加了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动力。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可以通过培育专利保险市场,借助市场力量和企业自发的保险购买的市场行为,来有效推动企业创新。

      中小企业在把创意推向市场过程中,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与建立专利保险市场、提高专利保护水平的逻辑相类似,解决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问题也可以依靠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来解决。企业的研发过程包括研究与开发两个环节,后者相比前者往往需要更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中小企业遇到的挑战特别大。如果在这个环节能够让中小企业研究出的技术成果,包括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但缺乏转化资金的创新技术,在技术交易市场上得以交易,那么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相关技术甚至整个企业,来进行后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以实现中小企业技术成果的转化。

      冯晓青:完善融资惠企机制助推价值释放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缺乏稳定充裕的现金流,资金链容易断裂。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委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融资惠企工作,通过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等多元化服务,对创新主体经济运营的良性循环、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资金问题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仍面临着评估难、处置难、风控高、成本高等问题。在知识产权融资惠企的推进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向中小企业的倾斜程度,持续完善制度体系规划,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具及应用方式的宣传普及。针对知识产权评估变现、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难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比如由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会同金融机构、评估机构,将专利、商标、版权等无形资产组合打包,进行联合质押,获得授信额度,同时建立融保互通互认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以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标准化、业务规模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的运用也应更加活泛。此外,在特定领域拥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寻找大企业参与技术入股的方式,补充现金流。

      培育

      记者:展望未来,政府部门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方面应发挥哪些作用?

      龙小宁:政府需培育市场而非直接促成交易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政府需要起到培育市场的作用,而非直接促成交易。比如为了有效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需要厘清这一市场发展的关键挑战,即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和超前性,决定了其交易市场较为稀薄,稳定的市场定价较难获得,甄别和判断其价值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换言之,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存在定价难的问题,这一方面令知识创造者的独占权及其经济收益形同虚设,从而削弱了未来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成果与使用者之间的错配,使得知识和技术不能得到最高效使用,影响了产业增长和经济发展潜力的充分发挥。

      需要强调的是,政府需要通过法治化的制度建设(包括价格生成机制等),帮助培育市场,并提供切实有效的产权保护,以帮助市场力量更顺畅地决定创新成果的去向。这样才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根本动力。归根到底,营造公平、透明、无歧视、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方能让中小企业积极投入创新。

      冯晓青: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创新创造

      现阶段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难点在于:内在动力需提升,因外部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增加趋势,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试错成本和沉没成本高,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综合成本需降低,人力、原材料、用地等成本持续上涨,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相应服务需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孵化器总量偏少、分布不均,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够;创新合力需提升,中小企业在创新领域难以形成合力,参与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创新联盟组合松散,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创新的资源基础薄弱,难以聚集创新资源;产权保护力度需提升,由于受自身财力、人力的限制,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很好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技术人员的频繁跳槽,让企业迅速失去竞争优势。

      对此,政府部门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方面可从以下层面发力:一是激发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创造重视程度的引导,通过试点示范传播创新经验,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以政策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障中小企业稳定研发。二是降低创新发展综合负担,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体系,增加无形资产抵押、质押贷款品种,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激活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创新扶持沉淀资金。三是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的方式,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产业链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区域,瞄准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四是大力发展专业性人才市场,将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使之平等甚至倾斜性享受人才政策。五是集聚创新发展合力,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投入向中小企业倾斜,引导中小企业利用平台加强并购重组、联合生产、技术转让,整合行业优势资源。五是保护创新发展合法权益,加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完善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强外部性技术外溢的补偿机制,保障公共研发费用资助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很好转化,减少对中小企业的不必要干预,使其有充分发展空间。


    上一篇:加强AI专利布局 致力技术开放共享
    下一篇:商标为帆 品牌远航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变局中 开新局 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