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中国软件业:借外包练内功
    6月20日到24日,2007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大连举行。各种高规格的论坛给业界带来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其中包括“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中国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年会”、“软件自主创新论坛”等。对中国软件产业来说,抓住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带来的新机遇,加快磨练内功,走国际化道路,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硬指标”。

    打破世界软件格局

    虽然中国软件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但其规模和在世界上的份额还是很小的,这和我国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当前,我国的软硬件比例是1∶10,软件所占比例只有硬件的1/10,明显偏小。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在大连出席“软交会”时指出,当前,软件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资源在整个世界流动和配置,软件产业的先导性和在未来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目前,全球软件产业基本形成“三梯队”的国际分工格局。美国掌握了最先进的软件技术,控制着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工具,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居于领先地位;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充分利用本国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系统软件、开发工具软件以及行业应用软件,在某些系统软件领域和应用软件领域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印度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和离岸开发业务,其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

    在这个“既定”格局中,中国软件不会甘当“局外人”角色,而是希望藉外包来“破局”。分析人士认为,在大力发展应用软件的同时,中国正利用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机遇,争取在未来10年赶超印度直逼美国,成为全球领先软件出口和外包大国,而且在外包中不断学习世界软件巨头的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说,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可以引导中国的经济向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的部分进一步拓展,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外包能否“破局”?我们借用美国EMC公司副总裁兼中国研发部总经理范承工的话,他说,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在衡量外包公司的时候主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第一,看它的业绩记录;第二,看其专门技术;第三,看它的规模;第四,看领导团队,看他们是否有经验;第五,看合作之中是否容易沟通和交流;第六,看成本;最后是看其市场渠道。范承工认为,以上几个方面中国都具有潜在的优势,未来5到10年,就像现在世界的玩具店大都是中国货一样,无论是在哪个国家买的软件,这些软件的设计者和编程者大都是来自中国。

    挑战BPO 3.0时代

    业务流程外包(BPO)是软交会期间讨论最为热烈的软件和服务外包话题。美国“24/7公司”中国区负责人牛立德认为,离岸外包的概念已发展到BPO 3.0,即第三代BPO。他说,第一代BPO是围绕成本的降低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来进行的,但是离岸外包现在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成为效率高、成本低的运作方式。如果把第一代到第三代作一个横向的比较,则BPO第一代主要是指一些离岸的商品外包,第二代主要指节省时间的外包,第三代已经从成本转移到价值。“我们不仅仅是可以外包服务,也可以外包解决方案。”牛立德说。

    专家指出,中国软件外包的前期优势在成本方面,面对BPO 3.0的价值趋势,软件企业无疑需要苦练基本功。

    当前我国软件外包的第一对象是日本,这是两国文化有很多共同点的缘故,也可以说是“价值坐标”的契合。据日本国经济产业省大臣政务官高木美智代女士介绍,日本的外包大概有65%包给了中国,在本次的交易会上,日本经济产业省就专门组织了日本的14家主要企业参会。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专门委员尹东胜则表示,中、日、韩三国应充分利用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共同点,在三国的“地利”坐标大连建立“共同硅谷”,使之成为软件外包核心地带。

    作为软交会东道主企业的东软集团提出服务业的全球化和服务工业化来挑战BPO 3.0时代。东软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说,当前服务产业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我们过去把软件看作是高科技的产品,今天的软件是消费类的产品。今天的软件正走向工业化,走向全球化。

    毕博管理公司中国区主席荣玛赞认为,美国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发包国,而且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发包国。现在,中国在“接包地”方面处于第四位,但是在未来的12年-20年中,中国将会成为最重要的接包地之一,主要是因为中国现在有很多在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比如有非常齐全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储备,内需巨大,而且有非常稳定的经济环境,但是,中国的行业成熟度比印度低,法律环境有待于改善,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觊觎万亿美元市场

    据研究机构麦肯锡的数据,目前,全球服务离岸外包的潜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650亿美元,到2010年,潜在的市场规模可望增长到6000亿美元。软交会透露的信息表明,2007年至2010年将是世界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市场不断扩大的重要时期,据Gartner公司预测,到2010年,外包总值将达到8000至10000亿美金。

    再看我国的情况。2006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4.3亿美元,同比增长55.4%。但是,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的外包规模也只不过50亿美元,占全球的份额仅仅0.5%。

    中国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个差距。近年来,信息产业部和商务部等部委在推动软件出口外包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包括建立相关园区和出口基地,集中资源打造中国的外包品牌。

    对软件企业来说,面对万亿元外包市场的这块巨大蛋糕,光是坐在家里“垂涎”恐怕是不够的,要有从跨国巨头碗里“抢食”的勇气和胆略。

    东软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方发和认为,中国在承接制造业转移之后,迎来了服务业转移的新时代,但是,如果光是承接人家低端的转移,是很难做大的,外包的份额不会提高到哪儿去。他说,东软不仅仅是承接低端的业务,而是要承担更多的研发业务和研发工作。东软外包业务中有41%是与研发有关的,去年东软外包已经达到了1亿美元,其中有52%与软件开发与测试有关,其他的15%是与产品开发有关,也就是说,东软外包业务的2/3与产品开发有关。

    当然,就像中国提出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一样,要从跨国大鳄嘴里抢食,还得加快锻造中国外包服务的整体品牌。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副司长单庆江指出,商务部正与其他部委合作,采取系列措施完善外包品牌建设,当前,要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依托,建设好一批国家出口外包基地,同时确定一批重点企业给予充分支持,培育自己的外包巨头。

    中国电子报

    上一篇:【图文报道二】直击第五届大连软交会
    下一篇:中小企业外包有讲究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中国软件业:借外包练内功 中国,软件业,借,外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