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晶华
专家解说
Z zhuanjiajieshuo
如果片面地理解创新就是创造发明,自主创新就是研究开发出他人没有的技术和产品,那是对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极大误解。
新闻背景
“创新”,是贯穿温家宝总理4月19日-21日广东之行的第一关键词。他反复强调,广东要努力在自主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他说,无论多么激烈的竞争,都阻挡不住创新的企业和有竞争力的产品。
(详见《羊城晚报》4月23日要闻)
当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革命进入成熟期,美国“新经济”凯歌高奏的时候,经济学家曾经大胆预言,如果20世纪凯恩斯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那么,21世纪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复兴一定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指南。
回顾过去30年,迅猛的技术革命和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开放推动了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二次浪潮。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末制造业经历了如火如荼的全球转移,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服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新法宝。然而,当2008年华尔街的所谓金融创新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时,人们开始怀疑“创造性毁灭”是否只有毁灭,而凯恩斯主义的信徒乘机卷土重来。
熊彼特理论失败了吗?如果发达资本主义正在遭受创新之痛,中国则刚好相反,正在经历创新乏力之苦。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题研究早就指出,中国以劳动密集和资源消耗型加工产业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增长战略不能持久,要把保持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政府也在2004年就开始着力为此而努力。
高速增长的经济与技术、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创新疲软,必然造成中国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失衡。当代表中国经济风向标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扩大内需和加强创新成为医治经济衰退的不二良方。显而易见,如果凯恩斯的良方是治标之策,那么,熊彼特的利器才是治本之道!
如果片面地理解创新就是创造发明,自主创新就是研究开发出他人没有的技术和产品,那是对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极大误解。他强调创新包括技术、产品、市场、组织和制度五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共同作用,才能导致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经济发展。而创造发明只是获得技术进步的第一步,没有其他四种创新的配合,成果出不了实验室,样品进不了车间或者出不了工厂,产品到不了市场或没有市场,创新的意义何在?它对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吗?
如果基于创新就是发明创造的理念,那么只要增加研发的投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创新不等于创造发明,搞创新没有投入不行,但怎样投入、投入的效率如何则是创新研究的国际难题。注重投入只是解决了创新的一个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投入的效率,以及扫除把创新转化为经济中创造能力的障碍。在一个容忍院士带头造假和抄袭、高校严重行政化的环境中,能够培育出一种为探索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吗?
放眼全球,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引以为傲的大工业基本被外国公司收购,而地处欧洲中心的瑞士却仍然保留了享誉全球的传统钟表和刀具制造业;美国的家用电子和汽车制造业也江河日下,让位给了锐不可当的日本和德国公司。其实,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兴衰交替是很正常的经济规律,它印证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思想的光辉。然而,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在毁灭的过程中怎样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的产业。
按照创新理论和实践,技术创新只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一定要配合制度和组织创新才能取得预期目标。广东只有重拾雄心,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整肃根深蒂固的官僚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开放与国际合作,促进技术引进与扩散,才能真正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达到提升产业层次,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之目的。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